<
>

iPhone价值链的国际分工:生产高度集中于中国

2018-06-05 07:15:22 来源:易采站长站 作者:王振洲

  笔者又计算了加拿大、墨西哥、日本和韩国的增加值在中美双边贸易中跨中美边境的平均次数,分别是1.018、1.016、1.007和1.006。加拿大和墨西哥的次数明显大于日韩,与美国的次数接近,日韩的次数与中国接近。这个数据显示了美国与加拿大和墨西哥有着更紧密的生产网络关系,日韩与中国有更紧密的生产网络关系。中美贸易壁垒不仅给日韩造成影响,还会殃及加拿大和墨西哥。

  上述生产网络关系不仅体现于iPhone供应链,汽车的全球价值链也有类似特征。

  汽车全球价值链的研发设计是全球的,生产则是区域性的。美日欧的大型汽车公司在各主要汽车消费国和地区都设有整车装配工厂,只有为数不多的大型零部件供货商实行全球性生产,大部分零部件供应商都布局在整车装配厂周边,为其提供配套生产,形成了一个个区域性的汽车生产网络。日韩汽车企业在中国的供货商明显集中于日韩及中国企业,而美国汽车企业在中国的生产对美资供货商的依赖度则要低,除了中国本土供货商,美国企业也会选择欧洲或日韩的供货商。美国企业一定程度上融入了东亚的汽车生产网络。

  中美作为世界贸易超级大国,双边贸易规模巨大,都深度融入全球供应链。但中美分属不同区域生产网络,两国在产品价值链上的分工多处于东亚生产网络中。在这种分工格局下,任何分工基础或外部条件变化都会带来较为复杂的影响。跨国企业在实施全球生产布局时当考虑这种因素,各国政府在制定贸易政策时更是如此。比如建立中日韩自贸区以及更大范围的东亚自贸区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暂时禁止评论

微信扫一扫

易采站长站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