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苹果系统价格歧视不应由消费者买单

2018-05-01 07:12:06 来源:易采站长站 作者:王丽

苹果系统价格歧视不应由消费者买单

沈国娣 (本报评论员)

苹果手机上购买视频会员服务,价格比在安卓手机上购买要贵,这一事件还在各地主流纸媒报道中蔓延。最新的报道来自昨天的扬子晚报,同样登录优酷视频购买会员服务,苹果用户支付的价格要比安卓用户贵上近50%。笔者查了一下,最早的报道来自于3月中旬的北京晚报,当时是作为3·15系列报道“网络消费陷阱多”中的一则内容,“记者比对了几家主流视频网站发现,通过苹果手机开通年费,比通过普通电脑端开通,差价最高竟达40元。”之后,各地的记者用户在所在的城市,用不同的系统打开视频网站的收费服务,无一例外地发现,在苹果系统里购买是要贵上几成。

这是一个闹心的消息。一模一样的产品,只是因为用的是苹果系统而买贵了,这让消费者多少有些无法接受。根据视频网站方面的解释,“苹果ID购买需要支付通道服务费,额外部分由苹果收取。”然而,也许苹果是国际大公司,没有一家媒体采访到官方的解释,只是参照了一份《AppStore审核指南》:如果开发者想在iOS软件提供用户订阅、游戏内虚拟货币、游戏级别、获取高端会员内容等,开发者必须使用应用内购买(In-App Purchase,简称IAP),而除了AppStore的广告推广,所有在App内发生的虚拟内容交易均被定义为IAP,苹果要抽取30%的分成。

也就是说,视频网站是知道苹果有这条抽成规则的。因此,默认羊毛出在羊身上的套路,视频网站通过对苹果系统用户多收取费用,以支付给苹果方。这就像一些小商家一样,如果你要向他索取发票,商家会让用户支付税点,否则不予开取。其实,这就是商家单方面制定的霸王条约。现在,视频网站的做法和小商家差不多,都没有事先向用户声明,比如苹果端将加价苹果方欲收取的部分费用,如果继续购买则表明用户知晓这一事项。视频网站甚至没有像小商家那样当面与消费者沟通,而是直接根据系统识别设置了不同的价格,这一做法粗暴省事。但被用户发现后,个人认为这个问题不在苹果方,而在视频方。

一样的产品面临不一样的定价,这样的情形固然处处存在,但其合理性并不是那么适用于虚拟产品。你想,虚拟产品本来就存在于网络端,无需制造,几乎不存在任何方面的成本差。因此,视频网站对不同系统的用户收取不同的价格,并且没有起到告知作用,属于涉嫌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另外,对视频网站而言,每天那么大的流量,承担不同渠道的交易费用是他们应该支付的成本,不能鬼鬼祟祟地转嫁给消费者。

对视频网站而言,承担不同渠道的交易费用是他们应该支付的成本,不能鬼鬼祟祟地转嫁给消费者。

暂时禁止评论

微信扫一扫

易采站长站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