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云:我们从来都不缺乏互联网基因
2018-04-27 02:08:51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王振洲
科技行者 4月25日 北京消息(文/周雅):云经常被认为互联网玩家的乐土,国外的亚马逊AWS和Google云一骑绝尘,国内的阿里云和腾讯云同样名声大噪,相比而言,传统IT厂商往往被质疑做不大云市场。这种观念如此根深蒂固,以至于像华为这样在诸多技术领域都取得领先位置的ICT巨头,也免不了受到这样的质疑,而最近一次疑问,就来自2018华为分析师大会——现场媒体接连抛出两个问题“和互联网公司相比,华为云的差异化和竞争性优势到底在哪里?”——“缺乏互联网基因是不是华为做云的短板?”
华为云BU总裁郑叶来显然不觉得这是个问题,因为在他看来,华为根本就不缺乏互联网基因:“华为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 “互联网应用”公司。一方面,华为消费者云服务业务在中国体量庞大,用户3亿,图片下载量每天逾8000万张,华为电商业务也不赖,每一款新手机的抢购在1秒钟之内过亿;另一方面,华为本身又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企业,全球170多个国家发展业务,全球18万多名员工,每天电话会议超过5万次,业务覆盖广。

更重要的是,在郑叶来眼中,只是具备互联网基因是不够的。到了Cloud 2.0时代,传统企业的云化才是整个市场的一块硬骨头,也是企业上云的冻土层,更是云业务未来的发展机遇所在。
同时,随着AR、VR和直播等新互联网业务,企业基于挖掘数据红利,自建电商渠道等需求,也加速了互联网业务云基础设施进入2.0时代。

华为云BU总裁郑叶来
如何成为一朵有技术,有未来,值得信赖的云?
Cloud2.0近两年被公认为云的新竞争阶段,各云服务商都提出了自己的定义。华为轮值CEO胡厚崑曾公开表示“Cloud2.0时代企业是云化的主角,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积极探索如何利用云来进行数字化转型”;郑叶来认为“Cloud1.0时代是基于资源型的服务,Cloud2.0时代是基于能力型服务”;阿里云总裁胡晓明则在一次媒体采访中提出“Cloud2.0时代是以数据为驱动、以机器智能为驱动的时代”;百度总裁张亚勤指出“人工智能算法、万物互联、超强计算推动云计算发生质变,进入以ABC(AI、Big Data、Cloud Computing)融合为标志的Cloud2.0时代”。


华为云BU总裁郑叶来解读Cloud1.0和Cloud2.0
尽管没有权威的组织或机构对Cloud2.0给出明确的定义,各家的理解与诠释也不同,但可以明确的是,云计算已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基石,将进一步深入各行各业,持续引发技术与商业变革。
此情此景之下,华为抛出自己的最新slogan:“华为云,有技术,有未来,值得信赖”,连续登陆北京、深圳、上海等各大一线城市的机场广告牌。
其实郑叶来本人认为华为云的广告攻势做的还不够多,尽管他本人连要做不做机场广告都很犹豫。不过这句简单的口号,和华为云的价值观一脉相承却不需要被怀疑。
华为有技术,似乎更不需要被怀疑,无论在运营商市场,还是现在的企业级云市场。
在过去一年中,华为云发布了多项新方案:业界首家推出专属云DeC解决方案,为云上企业客户提供算力专属、数据专属和专属服务;发布云容器实例服务CCI,全球首推基于Kubernetes的无服务器容器;发布微服务引擎CSE,国内首家将Service Mesh技术完美落地;全球首家推出编排和执行多个函数构建应用函数工作流服务FunctionGraph等等;此外,华为云还推出了如EI(企业智能)、FusionBridge等独具特色的云上服务。
技术上有积淀,自然有底气讲 “有未来”。
如果说过去一段时间到未来一段时间企业级最热的风口,那就非区块链领域莫属。而华为云的诸多新服务当中,其中就有一项是区块链服务,但郑叶来表明态度,“区块链仅仅是一个技术。华为把币圈和链圈分开,币圈华为不做,风向我们搞不明白,风口更不会追。”也就是说,华为云做区块链不是追随潮流,布局很早就开始了,这个说法有迹可循。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00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