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科技竞争阴影:华为无奈少碗饭 中兴惨烈半条命
2018-04-23 19:05:37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王丽
可以说,没有美国核心供应商的部件产品,中兴的智能手机和网络设备基本是半身瘫痪。虽然采购禁令会直接影响到美国科技公司的业务,也直接导致一些小部件供应商的股价大幅下滑,但如果美国政府不取消禁令,他们也不可能与中兴继续合作。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高通刚刚在美国政府的帮助下摆脱了被恶意收购的阴影,他们还要依靠美国政府的帮助来推进收购恩智浦的交易。
在伊朗禁售的问题上,华为的处理要更为谨慎。 2011 年,华为公开宣布不再承接伊朗业务,只提供原有产品的维护。随后,华为主动邀请美国国会来深圳总部调查所谓的“华为与中国政府关系”嫌疑。但在中兴事件曝光后,美国商务部也在 2016 年再次要求华为提供过去五年向朝鲜、伊朗、叙利亚、古巴和苏丹的通讯技术出口所有信息,再次调查华为是否违反美国禁运令,把含有美国技术的产品卖给这些国家。
中国是最大竞争对手
虽然美国政府有着看似正当的理由对中兴痛下杀手,但这一“科技行业最惨烈禁令”的大背景也是中美贸易摩擦愈演愈烈。本月初,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价值 500 亿美元的 1300 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惩罚性关税,而中国政府也随即出台了针对美国进口产品的报复性关税措施。不过,特朗普更像是挥舞关税大刀,来施压中国政府进一步降低美国商品的关税和开放中国市场。
在美国政府看来,中国不仅是仅次于自己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也是未来唯一可能在科技领域带来威胁的最大竞争对手。中国政府积极投入科技产业技术研究研发,中国科技企业在全球市场迅猛崛起,都可能给美国在全球科技领域的主导性优势带来挑战。正因为如此,美国政府在宣布贸易战的同时,还宣布禁止中国企业在美国的并购投资,尤其是在科技领域。
上个月,美国政府否决了博通千亿美元收购高通的半导体行业第一收购案,其中的核心原因就是担心收购可能会影响到高通未来的技术研发,挫伤美国在通讯领域和移动处理器领域的战略优势,给华为等中国竞争对手带来契机。
另一方面,高通收购总部位于欧洲的恩智浦半导体的交易也没有通过中国商务部的第一次审核。这一交易可能会改变全球汽车芯片行业的未来格局。目前全球九个政府监管机构中,只有中国政府还没有予以放行。如果中国政府出面为中兴求情,很难说美国政府不会拿高通收购案来要求交换。
2016 年美国政府宣布对中兴实施采购禁令后,在中国商务部的积极协调下,美国政府曾经暂时取消了禁令,给了中兴一个缓冲期以达成和解协议。而这一次,中兴能否摆脱最大生存危机,或许也要求助中国政府出面斡旋以及未来中美贸易谈判的前景。
结尾:
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迅猛崛起,不可避免地对美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诸多领域的全球优势带来挑战,其中也包括了决定未来竞争力的科技行业。美国对中兴与华为两大电信巨头连续采取措施,也是意在遏制中国未来在通讯领域占据更多的技术话语权。
然而,中兴遭遇的惨烈惩罚和天价罚金,不仅给积极全球化的中国企业敲响了合规警钟,也让中国科技行业进一步看清了目前在核心技术方面的差距。中国企业要走出目前技术集成商的尴尬境地,摆脱在核心技术被美国卡脖子的不利境地,只能继续大举投入5G、集成芯片、显示屏、人工智能、自动驾驶、云计算等核心技术与未来技术的研究与研发,打造自己的科技巨头。华为多年苦心研发海思芯片是一个最好范例。
幸运的是,中国政府在高新技术方面的扶持力度前所未有,也在全球独一无二。硅谷也是在美国政府的政策扶持下,经历数十年与数代人的投入,才成为汇集全球科技创新和科技巨头的中心。只是中国的核心技术独立过程尚需时日,绝非一日之功,更需戒骄戒躁,容不得汉芯那样的弄虚作假,也不该有“一片沸腾,全面超越”这样的自我陶醉。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00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