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华为云,奔跑的感觉爽吗?

2018-04-23 16:58:0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秋军

  心情是自由自在

  希望终点是“公有云”

  全力奔跑梦在彼岸

  ……

  我把羽泉的《奔跑》这首歌的歌词稍稍改动了一下,这似乎就是华为云当前状态的一种写照。在4月17日举行的一年一度的华为分析师大会上,华为云BU总裁郑叶来表示,华为云要在创新的路上加速奔跑。

  面对风云变幻的数字化转型市场,有的企业还没学会走,便想着跑;有的企业虽然已经奔跑起来,但是由于把握不好节奏,显得后劲不足;还有的企业只专注自己的节奏,先学会稳稳地走,然后再加速奔跑。无论是公有云、私有云,还是混合云,都是一场无休无止的马拉松,市场的参与者只有从一开始就保持好自己的节奏,才能步步为营。这应该也是华为云想要的理想状态。

  华为云已经跑起来了

  2017年是华为云BU正式独立运行后的第一年,也是华为云业务具有转折性意义的一年。这一年中,华为云的用户数增长了300%,截至目前,注册的用户总数已突破百万;华为云的收入同比增长了7倍,每月每用户平均收入也实现了翻倍增长;华为云在全球的合作伙伴超过20家,发展了4家同舟共济合作伙伴,经销商超过3000家,认证服务支持伙伴超过100家;华为云拥有400家以上的解决方案伙伴,其开发测试平台上拥有7万活跃的开发者……就像郑叶来所说,华为云当前可能还不是最优秀的,但一定是增长最快的。

华为云,奔跑的感觉爽吗?

  华为云对外是企业客户数字化转型的基础支撑平台,对内则是华为整体业务的坚实底座。在华为的全融合战略下,华为商城、华为消费者云业务、华为内部IT系统都运行在华为云平台之上,未来大量的运营商服务也将基于华为云提供。华为业务覆盖全球170多个国家,员工总数超过18万,内部应用超过800个,仅每天举行的会议就多达5万次。这样一个庞大的内部IT系统就运行在华为云上,华为云的POWER可想而知。

  2017年,华为下决心将公司所有与云相关的产品和服务进行整合,成立华为云BU,并完全按照云的模式对内对外提供服务。“基于华为自建的公有云,以及合伙伴公有云,我们建立了全球一张云网,并始终保持开放性。我们将施展所有的能力,提供贯穿云管端的融合解决方案,为全球用户提供可靠、便捷、成本优的公有云服务。”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表示,华为对实现公有云的目标抱有坚定的信心。

  华为云是为政企客户提供数字化和智能化服务的“黑土地”,它支持所有合作伙伴在其上开发应用。华为云不仅可以提供全栈式的公有云解决方案和服务,将芯片、平台和服务完美整合在一起,而且对新的技术、新的应用敞开怀抱。2017年,华为推出了企业智能(EI)平台,通过华为云平台交付的智能化应用更简单、更快捷。“华为云不是一个空房间,而是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家具,并且可以看得见美丽的风景。”徐直军这样比喻,“华为将过去30年的技术积累和经验投入到华为云的建设中,打造出丰富多彩的服务,让企业拥有美好的云体验。”

  华为云是华为面向未来智能世界的一个重大战略举措。徐直军表示:“华为云BU已经制定了五年发展规划,具体销售目标我不能透露,但绝对不是一个小数字。”

  有技术,有未来,还要再加一条“有能力”

  “有技术,有未来,值得信赖”,这是华为云一条新的广告语。有人觉得它太专业,不接地气,而我却觉得它简洁有力,准确地概括了华为云的定位、优势。不过美中不足,我觉得还应该加上一条,就是“有能力”。

  我们已经进入了云2.0时代。这其实是华为云发力的大背景。相对于云1.0时代,个人和中小企业、互联网企业是上云的主力,而在云2.0时代,传统大中型企业开始觉醒,以云化带动数字化转型成为这一阶段的主旋律。华为过去30年服务大型企业客户的技术和经验仿佛都是为这一天准备的,在云2.0时代到来时找到了厚积薄发的突破口。助力企业转云,华为云责无旁贷。

华为云,奔跑的感觉爽吗?

  从技术和服务模式转变的角度进行剖析,在云1.0时代,云服务主要表现为一种资源型服务,云服务商向客户提供虚拟机、对象存储、网络、数据库等基础资源。郑叶来表示,在云2.0时代,云服务商交付的是能力型服务。归根结底,企业客户要解决的是实际的业务问题,而不是需要单纯的计算、存储等资源,就像企业不需要“黑盒子”,而是希望通过整合的解决方案消除业务瓶颈。对于云服务商来说,它应该具备将相关技术和产品整合成一种与客户业务需求相匹配的服务的能力。在视频、AR/VR、人工智能等新兴应用层出不穷的今天,云服务商的这种服务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用户的IT需求在变、业务模式也在变,这就要求云服务商也随需而变。

暂时禁止评论

微信扫一扫

易采站长站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