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P20发布后记:未来手机市场端倪
2018-04-21 10:28:25 来源:易采站长站 作者:王振洲
在今年的这场春季新机发布潮中,华为可谓风光无二,霸榜DxOMark的华为P20,以及同样主打AI拍照的荣耀10,无不成为同类产品中的佼佼者,也为陷入“寒冬论”的手机市场带来了新的增长动力。

在手机市场进入红利真空期的当口,华为的态度不免耐人寻味。一方面通过颇具诚意的新品来增加市场竞争的筹码,另一方面则愈加发力终端云服务,抛出面向未来竞争的杀手锏。
其中的深意,或许还要站在未来市场的角度来理解。
手机市场即将迎来一场升维打击
科幻小说《三体》的热销,让“降维攻击”理论成为无数创业者信奉的法则,即用先进的商业模式去攻击落后的商业形态,进而从蛮荒之处发掘新的机遇。只是对于手机行业这样一个高度成熟的市场,想要对竞争对手形成压倒性的优势,恐怕只有“升维”才是实现不对称打击的前提。

云服务对于手机厂商来说并不陌生,或许还有一些品牌停留在单纯云端数据存储的阶段,早在2015年就独立运作的华为终端云服务,已然完成了三个层面的“升维”。
其一,体验升维。在智能手机普及之初的时候,对用户体验的理解还过于狭隘,配置参数和跑分数据几乎就是用户体验的全部。不可否认的是,在发布会上对标参数仍然是不少手机厂商的传统,但对用户体验的理解普遍上升到了流畅度优化、续航提升、拍照、游戏等更加具象的细节方面。
华为终端云服务的体验升维,似乎可以归结为对生活场景的覆盖,让手机功能和用户的日常生活无缝融合,进而带来潜移默化的提升。比如Huawei Pay在线下有1200多万家商户使用,比苹果更早实现了刷公交卡等便民服务;华为天际通支持全球8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网络覆盖,还包括旅行指南、申请国际驾照、海外自驾租车、全球酒店预定等一站式出境服务;如此种种。

“有感”到“无感”是所有优秀产品体验的天然法则,华为恰恰是手机行业朝这一方向努力的先行者。
其二,服务升维。在全球手机排名的榜单中,来自中国的华为、OPPO等早已经是屡见不鲜的熟面孔,特别是在国内市场红利消失的大背景下,国内手机厂商的全球化布局业已成为不可逆的趋势,同时也伴随着服务的国际化和本土化。
华为终端云服务偏偏又是其中的探路者,很早就在欧洲建立数据中心,并于2015年通过了欧洲最严苛的CSA-STAR安全认证。而在去年的华为欧洲生态大会2017上,华为终端云服务宣布了与50多家海外生态伙伴的重磅合作,不乏欧洲知名的应用提供商、国际知名数字电影发行商和游戏开发企业,开启国内手机品牌在海外进行本土化服务的先河,也印证了华为的全球服务能力。

而海外布局只是“服务升维”的表现之一,华为在去年年底启动了投入10亿元的“耀星计划” ,激励开发者围绕AR/VR、人工智能、物联网等等领域创新,提供人才培养、开发支持、营销辅助等一系列的资金与资源扶持,意在打造智能化的服务生态。
其三,价值升维。如果说人工智能的应用是智能手机和智慧手机的分水岭,华为终端云服务的“价值升维”就是区别智慧手机的关键所在。智能手机的价值在于通讯工具和娱乐工具,华为赋予了智慧手机新的概念,用户的个人助理和数字分身。
智能手机强调产品本身的价值,体现在能够提供哪些功能和服务,而未能感知到用户需要什么样的服务。在2016年发布的荣耀Magic上,华为就已经做出了这样的尝试:根据用户行为提供个性化的推荐和服务。新近发布的华为P20系列和荣耀10,均搭载了拥有独立NPU的麒麟970,对华为终端云服务而言不失为一件好事,有利于向用户塑造智慧手机的价值模型,完成手机的价值升维。
从华为相继发力可穿戴设备和笔记本电脑的动作来看,华为终端云服务大概已经实现了不同终端的无缝连接。这或许是一个值得解读的信号,云服务在未来扮演的不再是配角,而是将手机、电脑等硬件设备作为自身的价值载体。
未来手机战场的雏形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00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