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你身边的华为网络 | 武汉亚心医院拥抱物联网
2018-04-19 19:18:36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冬梅
华为医疗行业解决方案总监 高 彪
武汉亚心医院创建于1999年,为全国领先的三级心血管专科医院,连续八年位居湖北省首位,全国前三位。目前床位数量750张,其中重症监护室床位107张。首任院长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心外科专家朱晓东教授担任;第二任院长由著名心脏介入专家朱国英教授担任。武汉亚心新建的沌口国际医院投资金额10亿元,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急救和康复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现代化三级医院,建筑面积24万㎡,设计床位1400张。
信息化技术作为医院业务的基石和驱动力,基于“云大物移”的新兴信息在新建医院过程中备受关注。武汉亚心医院在沌口国际医院建设中,采用物联网与WIFI网络建设融合的建设思路,采用华为“U”物联解决方案,统一承载移动查房、婴儿防盗、人员定位、资产管理、输液监护等业务的应用,极大提升了医疗效率,减少医疗差错。通过统一的物联网平台,让武汉亚心医院可以轻松应对后续物联网需求平滑升级。
2.医疗物联网架构
通常,医疗物联网分为5层:
1) 第一层为感知层面,由物联网标签组成,包含身份信息以及传感器采集的数据;
2) 第二层为物联网网关,负责将RFID、ZigBee、NB-IOT、蓝牙、LoRa等非IP的射频转换到IP网络中;
3) 第三层为网络层,包含物联网AP、POE交换机、网络安全设备以及无线控制器等组成,负责数据传输;
4) 第四层为物联网中间件,负责将各种传感器和业务系统采集到的数据与业务系统对接;
5) 第五层为业务系统,利用业务数据和位置信息,承载各种物联网应用。
图 医疗物联网架构
3.武汉亚心全联接医疗物联网应用
医疗物联网应用从数据类型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跟位置信息相关的,如婴儿防盗、资产管理,行为分析等;另一类是纯数据类型的,如生命体征监护、温湿度管理等。按照场景分为院前急救、院内人员资产管理、医疗安全管理以及院外恢复监控。
3.1院前急救
病人在院前急救的过程中,救治时间对挽救患者生命十分珍贵。借助物联网传感器,可以将患者实时的心电图、脉搏、体温等生命体征信息,以及其他检查结果实时通过4G网络传回医院。在来医院的路上,医生可以提前完成会诊,等病人来到医院直接安排治疗工作,争取更多救治时间。
3.2院内人员资产管理
医院内部的医疗设备,如PACS推车、呼吸机等设备会在不同科室间移动,在使用设备的时候经常出现设备找不到,甚至丢失的问题。借助于物联网标签以及物联网定位技术,可以实时确定设备位置、状态等信息,快速找到设备。同时,结合报表系统,能够统计汇总出设备的使用情况以及盈利情况等信息。医院输液一旦漏针,会造成严重医疗事故,通过输液泵的红外传感器和重力传感器系统,能够监测输液速度,并在漏针或者液体输完的时候,自动关闭输液,防止医疗事故的发生。通过心率、体温等传感器,可以在不打扰病人休息的情况下,完成生命体征测量,并自动记录到医疗系统中,既提高服务效率,又改善就医体验。
3.3医疗安全管理
在妇产科,婴儿被盗、抱错等事故常有报道。借助医疗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母婴配对,当母亲标签和婴儿标签靠近时,如果匹配则通过认证,否则告警;利用电子围栏技术,在病区门口,通过近距离定位器结合门禁系统,能够在未授权婴儿靠近出口的时候报警,并完成门禁自动落锁功能,防止婴儿被盗。在感染科,SARS等严重感染病患者是禁止私自外出的,一旦发生病人出逃的情况,会造成社会安全问题。通过电子围栏技术,同样可以防止重感染病人出逃问题。
3.4院外恢复监控
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病管理,需要在院外长时间的监控病人相关指标。一方面,可以长期跟踪病人生命体征情况,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通知病人复查或者住院治疗;另一方面,在突发情况下,如心脏病突发,医疗物联网系统会及时通知患者家属或者医院,采取急救措施,防止意外的发生。
3.5物联网医院的持续演进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00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