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上“超视野全面屏”的OPPO R15,要做2018第一“潮”
2018-04-10 05:41:55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冬梅

一如我们最早在聊到“全面屏”这个名词的时候说的,世上的手机买家们之所以钟情于“小屏”机,大多只是因为希望机身能够随之小巧。所以“全面屏”这个概念的本源其实是在机身外部尺寸不变的前提下,放入显示面积更大的屏幕,最终的结果便是同样大小的设备能够显示更多的内容。
这也是“全面屏”概念能够改变智能手机业界的原因, 2018年开始流行的“刘海屏”更是如此。手机厂商们的终极目标是将智能手机正面的空间挖掘到极致,尽可能在不增加机身体积的前提下拿出最大的显示面积。可惜的是在去年“全面屏”这阵风潮来临的时候,OPPO的反应其实慢了一拍。坊间传闻是友商的“全面屏”机型上市之后,对OPPO当时的主力销售机型造成了极大的冲击,所以OPPO 才将R11s提前发布。

精明如斯的OPPO怎么可能吃两次亏?在2018年“刘海屏”流行起来的时候,OPPO下决心要做个国内首发。所以OPPO R15就顺利地成为了国内第一台正式发布的,搭载有“刘海屏”的智能手机。
反正没有规定说要等枪声响起才能起步,就没有“抢跑”这一说了嘛。
“超视野全面屏”,要的是比“多”更多

“全面屏”会改变我们和智能手机的交互习惯吗?我们并不这么觉得。从这个概念被提出伊始,我们就觉得它只是人们对更大屏幕追求的必然结果而已。如今OPPO提出的“超视野全面屏”则是这一追求的进一步延伸,如果说18:9屏幕是将屏幕内虚拟按钮的空间还给了用户,那么R15这块“超视野全面屏”则是将通知栏上移,再将这部分空间用于显示内容。
这么做的最直接好处,自然是让OPPO R15屏幕真正可以用于显示内容的面积进一步变大。如此一方面是在阅读新闻时同屏能够显示更多图文,另外一方面则是在微信、QQ文字聊天时,能方便我这种大尺寸QWERTY狂魔在不收起键盘的前提下看到更多聊天记录。甚至有了显示面积更大的屏幕后,OPPO R15的同屏多任务功能也就有了更高的实用意义。并且得益于“超视野全面屏”的刘海部分,在同屏幕运行2个App的时候OPPO R15也不必额外地隐藏状态栏,所以时间、通知图标等等信息还是可以照常显示。


不过虽然只是对“更大屏幕”这一追求的延伸,OPPO似乎还是找到了些能进行改变,或是带来不一样交互感受的点——比如手势操作。
手势操作这一特性在“全面屏”智能手机上早已有之,因为设计师们对正面高屏占比的追求直接加速了正面物理按钮的灭亡。可不得不转而使用屏幕内虚拟按钮的厂商们对新设计下的智能手机操控方式却又出现了多种不一样的理解,从最单纯简单可隐藏式的虚拟按钮到由屏幕外侧向内滑动而触发对应操作的手势,每一种都有它们各自存在的理由。但真正到了我手上后,我还是会老老实实地使用普通的屏幕内虚拟按钮。
为啥?因为之前的手势操作方案的好用程度并不及虚拟按钮。
举个例子来说,在早前推出R11s的时候,OPPO的ColorOS其实还没有完全做好准备去兼容手势操作。其中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采用底部上划手势操作的同时,依旧保留了从下向上拉出的控制中心。所以实际使用时就必须区分底部左侧上划和底部右侧上划,以便系统区分返回操作和呼出控制中心。

那为啥一夜之间我就愿意使用R15的手势操作了?
很简单,OPPO把控制中心里的那些开关按钮们重新放在了它们本应在的地方,也就是通知栏里面。这样R15便不必再去区分用户从底部上划时是需要返回亦或是呼出控制中心,于是左右两侧都可以作为上划返回操作的触发区域。OPPO也识相地在屏幕底部绘制了3个不大有存在感但是却能够清晰标注手势区域的半透明条,方便区分用于返回上一级和返回主页的区域。
所以比起R11s给人的仓促感,OPPO R15所运行的用户界面明显更适合“全面屏”的产品形态。支持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00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