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任正非:华为“外迁”不存在 总部基地永远在深圳

2018-04-06 11:16:43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王振洲

(原标题:任正非接受深圳特区报等媒体采访 华为总部基地永远在深圳

任正非:华为“外迁”不存在 总部基地永远在深圳

4月4日下午,华为公司总裁任正非接受了包括深圳特区报在内的多家媒体采访。 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羽洁 摄

■ 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綦伟

4月4日下午,深圳市人民政府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署“扎根深圳,展望未来”合作协议。协议签署后,华为公司总裁任正非接受了包括深圳特区报在内的多家媒体采访,对记者提出的问题坦率作答。

谈及所谓的华为“外迁”,他直言是部分媒体炒作的,华为总部基地永远在深圳,说到加强基础研究,他认为知识产权保护是最重要、最需要的;讲到华为未来发展,他坚定表示将永远聚集“主航道”业务,不会搞多元化……

任正非并不讳言华为也有“大企业病”。他说,董事会成员带头“炮轰”,促进全公司警醒。他坦陈过去一年华为做得并不好,自己也是被处分对象之一。他说,华为永远都是“狼文化”,永远都在奋斗……

华为“外迁”不存在

记者:华为“外迁”一直很受关注,请问您是怎么看的?

任正非:华为“外迁”是不存在的事情,我们从未想过要外迁,都是部分媒体炒作的。我们总部基地永远在深圳。

记者:深圳正大力推行“营商环境改革20条”,您怎么看?华为需要怎样更好的营商环境?

任正非:深圳的营商环境总体已经很好了。广东人宽容,就是很好的营商环境。现在法治化进步很大,我们很满意。

记者: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进入了改革的深水区,深圳应该往什么方向走?

任正非:就是“法治化、市场化”。我们认真去落实这六个字,发展前景就会很好。

加强基础研究,知识产权保护是最重要、最需要的

记者:我们现在面临什么样的挑战?

任正非:今天,我们认识到知识产权才是最重要、最需要的。我们把知识产权保护真正一点点地落实好,原创就会越来越多,创新就有可能。

记者:有声音说,中国和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开始并肩领跑?

任正非:人工智能不能建造在沙滩上,这个“房子”迟早是会坍塌的。人工智能的基础算法、算力、数据,前两项我们国家还是弱的,光有数据强还不行。因此,“中美两国在领跑”这种说法我认为不太合适。

记者:所以最急需要补齐的是在基础研究方面?

任正非:大家都想去炒炒股、炒炒房,但是数学不是能“炒”出来的,需要数十年的努力。比如,5G有两个关键技术,长码和短码。长码是1964年美国教授写的一个编码方式,短码是2008年土耳其一个教授写的编码方式。围绕这两个方程,数十年来几十个公司有上万人在追随研究,变成了标准,做过就知道有多么的难啊。

记者:您对深圳加强基础研究有什么建议?

任正非:深圳在投资基础教育上是积极的。开办这么多大学,每年增加投资几十所中小学,迟早基础研究会起来的。小学生多了,中学生就多;中学生多了,大学生自然多;大学生多了,博士自然就多……虽然这是一个长期过程,但是我们几十年都不能等吗?

永远聚焦“主航道”,不做多元化业务

记者:这些年华为研发费用投入很高,占到销售收入15%左右,未来华为的研发还会投向哪些创新领域?

任正非:主要是投在“主航道”上的基础研究,包括人工智能部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人工智能的突破主要是算法、算力和数据,这些都是很难突破的,我们跟随世界的投入前进,同步世界的发展。

在人工智能领域,目前我们主要做基础研究,用于改进内部管理,如果要运用到产品上,还存在相当长的时间和距离。对于前沿科学,研发实行先“开一枪”,“让子弹飞一会”;看到线索再“打一炮”,只需要小范围研究讨论就能决定;如果攻“城墙口”需要投入“范弗里特弹药量”(指无限制投入弹药进行密集轰炸),由高层集体决策。

记者:华为很多竞争对手都在抢占5G制高点,华为在5G上面有怎样布局?

任正非:如果社会需求没有发展到我们想象的程度,我们投入进去意义就没有那么大,科学技术的超前研究不代表社会需求已经产生。因此,5G可能被媒体炒作过热,我不认为现在5G有这么大的市场空间,因为需求没有完全产生。如果说无人驾驶需要5G,现在能有几台车在无人驾驶?其实轮船、飞机已经实现了无人驾驶,但是如果飞行员不上飞机,乘客敢上飞机吗?就是这个道理。系统工程不是有一个喇叭口就能解决的问题。

记者:华为未来会不会跨界,会不会在其他领域有一些考虑?

暂时禁止评论

微信扫一扫

易采站长站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