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拍照得分第一的手机?三星 Galaxy S9+ 相机揭秘

2018-03-24 10:42:10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秋军

null


俗称“夜视仪”的三星手机又迎来了新一代旗舰-Galaxy S9+,与上一代的三星 Note 8 不同,这次的 S9+ 采用了与苹果类似的竖排双摄,并且配备了 F1.5~F2.4 可变光圈镜头,成像素质令人期待。在 DxOMark Mobile 测试中,三星 S9+ 得 99 分手机榜排名第一,我们首先拿到的是国际版的三星 Galaxy S9+,会与国行版有所区别。接下来就从成像素质和样张来看看国际版的三星 Galaxy S9+ 到底如何?

null


关于成像素质,可能涉及到的专业性比较强,但细细读下来也会挺有趣的。

测试采用的是德国 Image Engineering 公司的方案,测试数据有数万组。德国 IE 公司在业内也算很出名的测试方案与设备提供商了,据我了解大部分的国内厂商都采用了此方案,对了,苹果也用了这套方案。

还是老规矩,从解析力、噪点、色彩、畸变、暗角和均匀度这几个方面去聊聊。

解析力

整个相机的测试环境如下图,在涂满德国进口中性灰涂料的“小黑屋”里面进行,确保四周无光线反射。左右两边的灯是由 LED 灯阵组成,配合控制软件可以模拟出大部分自然界的光,号称“给我一个光谱,就能还原出当时光照环境”。

null


解析力测试采用的是叫西门子星图的图卡,如下图所示。与之前的黑白斜切刀卡测试不同,西门子星图对锐化不敏感,可以很好地屏蔽掉锐化算法对解析力数据的增强作用。

null


我们在实验室的标准光照条件下进行测试,S9+ 的解析力测试数据表现为旗舰机水平,在 D65 光源 160 lux 的环境下解析力 MTF10 的解析力就已经接近奈奎斯特频率(1512 LP/PH)了。

null


这里要简单说说什么是 MTF,英文翻译过来的意思是调制转换函数,用来描述:光电转换系统处理后的信号跟标版的原始信号比对的结果,信息保留的多,解析力就好。

从不同的 MTF 数值可以看出相机整体的成像特性,一般有 MTF10、MTF50、MTF60~80 这三个维度。

MTF10 意味着极限解析力,主要表现在相机对最细微细节的记录能力,举个例子来说就是你拍的一棵树上面一片叶子的叶脉上那根绒毛。

MTF50 代表了画面的锐利度,这个比较好理解,就是黑白之间的过渡是否清晰陡峭。

MTF60~80 代表了这个镜头的高反差表现,主要记录拍摄物体的巨大明暗轮廓,比如白背景下的黑人模特。

null


将以上这些带入到 MTF 曲线就可知,三星 S9+ 的锐利度比较高,而在极限解析力方面表现也不错,体现在样张上就是画面线条凌冽,第一观感很好。

我们专门做了测试,三星 S9+ 在 D65 光源 160 lux 下(差不多室外阴天灰蒙蒙的时候)会由 F1.5 光圈切换为 F2.4 光圈,这次采用可变光圈主要是为了兼顾暗光下的进光量和正常光线下的快门时间。在光线不足的环境下,开启大光圈优先保证进光量,因为处于较暗的拍照环境,采用大光圈带来边缘解析力下降的劣势变得不那么明显。当光线充足的时候,切换回小光圈保证边缘解析力处于最优状态。

从上诉的 MTF 曲线图也可以看出来,从 160lux 开始,边缘解析力曲线与中心解析力曲线呈合拢趋势,在 600 lux 下达到最优状态。

噪点

相机本质上就是个光电转换的设备,相机的光电转换能力越好,信噪比就越高,噪点也就越少,在业内管这个叫 OECF (光电转换函数)。测试图卡有很多不同类型(下面这种透射式的标板,精度相对于反射式标板高一点),但测试原理都大差不差。

null


这里看两张图,就能大概知道 S9+ 的噪点表现了。

null


在此坐标轴里,Y 轴的数值越小,噪点表现越好。

暂时禁止评论

微信扫一扫

易采站长站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