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门一脚,苹果将踏入万亿市值
2018-03-13 11:38:45 来源:易采站长站 作者:王振洲
一直以来,人们从未停止猜测,谁会成为全球市值首破万亿美元的巨鳄?
是营收急剧增长,股价一年里飙升83%的亚马逊?还是计划今年IPO,市场判断估值或达2万亿美元的沙特阿美?种子选手很多,个个虎视眈眈。当下,离目标数字最近的则是以创新闻名、屡破纪录的高科技企业苹果。
北京时间3月10日消息,根据雅虎财经网站的美股行情数据,苹果股价当天上涨1.72%,盘中最高超过180美元,收盘价为179.98美元,市值突破9000亿美元,具体约为9132亿美元。
根据数据提供商FactSet统计,在37位追踪苹果的分析师中,31位给出了超配评级,5位给出了持有评级。分析师给出的评级目标价为190.13美元,其中13位的目标价定在194.77美元。如果苹果股价能够按照预期稳定上涨,万亿美元市值公司呼之欲出!
特朗普政策下的“减税红包”
随着iPhone X手机的销量变化,苹果过去一年的股价磕磕绊绊。但整体上仍然呈上涨趋势,有一个原因还要归结于特劳普的“减税红包”。
特朗普可谓做到了极致!美国三十年来最大规模的减税计划,克林顿时代还有上上上任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尔克的时代与它都不可同日而语,猛烈程度直接可以追溯到里根。
众所周知,类似于苹果这种巨头公司势必要进行一些避税措施,因此大量资产就会置于海外。单单苹果公司就有超过2000亿美元的现金,美国50家规模最大的公司更是有高达1.6万亿美元的盈利在外。
“生意人”特朗普特向来喜欢以一利换一利。为了让企业家回美赚钱,决定通过减免赋税来拉拢巨头公司。税改法案中提到要将现金回流美国的税率从 35% 降低至 10%,但也有一个限制条件:巨头要将海外现金运回美国,只能享有一次性的减税福利,从而实现制造业、知识产权和高科技人才的“三重回流”。
擅长推特治国的特朗普在网上力表决心,甚至发布了张耐人寻味的漫画。

(图片来源于网络)
“加息+缩表+减税”三合一大礼包对于巨头公司来说还是利大于弊。一次性减的税措施,让苹果公司选择将利润回流。苹果在美国境外的 2400 亿美元现金及等价物,约占总储备金的 93%,纷纷回到了美利坚的土地。这些海外现金让股东增加了回报,包括增加分红,股票回购等,直接导致了苹果的股价每股4到4.5美元的收益,助推1万亿美元市值大关。
当然,还有一个市场上的原因:投资大亨巴菲特增持了苹果公司股票,共持有1.65亿股。资本领袖的肯定掀起了一场关于苹果认同感的风潮,苹果成为了投资人手中的香饽饽。
30年投资并购企业刚超百家,标的以小公司为主
影响股价的原因有很多,国家经济政策、政治政策、重大事件、公司财报、产品销售……具体到苹果公司,对于长期投资者而言,苹果公司的一系列资本运作也备受关注。毕竟,从你的运作中可以窥测到你的策略,而你的眼光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你的未来,华尔街的投资者是很乐意为企业的成长性买单的。
根据Wikipedia、Crunchbase、Fellowplus等网站的数据,从1988年开始,截至到2018年2月6日,苹果对外披露的投资并购交易约为110起,其中,并购与投资的比例分配大致为9:1,换言之,只要是被苹果看上的企业,大多会被整体买入。
30年110起,这与国内的BAT等互联网科技巨头的手法截然不同,甚至和国际的行业对手都不在一个节奏上,甚至于,苹果CEO库克曾经向股东明确表示“公司不会寻求进行大规模的收购”,这也成为苹果的资本动作不太被外界报道的原因之一。
对于苹果的并购策略,有业内人士分析:苹果的投资并购往往是为了获取技术和人才。总体来说,苹果很少收购大规模企业,而是以具备较高即时销售或战略潜力的小型技术企业作为收购目标。根据苹果的财务报告,其收购投资主要用于企业部分收购,比如一个团队、一处工厂或者机器等。这样的选择性投资让企业免于收购只会拖累公司运营的不必要人力、基础设施及业务等。
最近几年,苹果的投资并购步伐加快,项目数量和金额也大幅提升。大公司大手笔的对外交易也明显增多,比如:2013年,以3.6亿美元收购以色列3D传感公司PrimeSense;2014年,以30亿美元收购Beats Electronics;2016年,以2亿美元收购了一家构建预测和智能应用程序的平台Turi;2016年,苹果以10亿美元投资滴滴;2017年,以2亿美元收购人工智能公司Lattice Data……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00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