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苹果、三星NFC手机支付入华并不现实

2018-03-07 14:16:28 来源:易采站长站 作者:冬梅

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发布的支付体系运行情况显示,2015年一季度,我国电子支付业务快速增长,特别是移动支付业务呈现爆发式增长,全国银行机构共处理移动支付业务13.76亿笔,金额39.78万亿元,金额同比增长921.49%。

  

移动支付也称为手机支付,就是允许用户使用其移动终端(通常是手机)对所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账务支付的一种服务方式。单位或个人通过移动设备、互联网或者近距离传感,直接或间接向银行金融机构发送支付指令,产生货币支付与资金转移行为,从而实现移动支付功能。

  

如今苹果三星都瞄准了中国移动支付这块大蛋糕,继苹果手机支付功能 Pay开启入华之路后,三星的手机支付功能Samsung Pay也将进军中国市场,然而在国内移动支付江山由阿里巴巴的支付宝和腾讯的微信支付把持的当下,其前路会是一片坦途吗?

 

 —新闻缘起—

从刷卡到刷手机付账 手机巨头进军移动支付

一名男顾客在超市拿了满满一购物车的货品,走到收银台,只是拿出iPhone 6手机在POS机上“靠”了一下,就大摇大摆的扬长而去,像极了一个嚣张的小偷。未来如果看到这一幕,内心充满正义感的你千万不要大喊 “抓小偷!”因为他已经用手机上的 Pay付过账了。Pay是苹果的一项手机支付功能。

  

Pay服务正式在美国上线。而在近日召开的2015年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上,苹果宣布 Pay将在7月进入英国市场,英国成为继美国后第二个支持 Pay的国家。到今年秋季英国将有70%的借记卡和信用卡市场支持 Pay,超过25万英国店铺将支持 Pay,甚至未来伦敦的公交系统也将支持 Pay,用户可以使用它来直接登车付费。同时苹果公司也在积极的与我国相关部门接洽,试图在国内打开局面。

  

继苹果推出 Pay后,其老对手三星也在今年3月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发布了一款移动支付服务—Samsung Pay,并表示Samsung Pay将于“9月时间段”登陆美国和韩国,之后再将这款服务推向中国和欧洲市场。

  

—核心关注—

基于近场通信技术

Pay有别于支付宝

虽然同属移动支付,但无论是Pay还是Samsung Pay其移动支付的实现均以NFC技术为基础,这与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支付手段完全不同。

  

“所谓NFC技术就是近场通信技术,是一种短距离高频无线通信技术,允许电子设备之间进行非接触式点对点数据传输交换。”NFC技术专家、中国智慧城市产业创新联盟秘书长孙意笑说,将两个含有NFC芯片的设备放在一起,两者会通过NFC天线进行磁场耦合,产生电流信号,刺激NFC芯片释放有关数据信息和密码信息,并通过13.56兆赫兹无线电频谱频段交换数据。

  

具体到Pay是如何完成支付的,手机中国联盟秘书长王艳辉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苹果手机处理器里面有一块安全区, Pay将保密的信息,包括个人信用卡、储蓄卡卡号,以及个人的指纹信息等拷贝存储在这个安全区里,然后通过手机内置的NFC芯片和POS机的NFC芯片进行数据交互,完成付款。

  

用户只需要将手指放在手机的指纹识别传感器上,再将手机靠近POS机,就可以完成支付,并且在手机上就能看到支付确认和交易明细等信息,整个过程十分简单方便。而三星的Samsung Pay在支付原理上也是大同小异。

  

入华之路不顺利

Pay面临多重难关

其实早在 Pay发布后,苹果的掌舵人库克就曾几度来华,拜访了中国政府、运营商、电商,期间还有小道消息称Pay会在今年4月入华,但最后都未成真。

  

王艳辉指出,苹果Pay进入中国,在技术上并不存在问题。在我国目前已有的上千万台POS机中有400万台以上的POS机已经具有NFC芯片,只要银联同意开通POS机的这一功能,就可以支持手机支付。但是目前在美国数百家金融机构已与Pay达成协议,大型银行和其他发卡商将从每笔信用卡交易额中给予苹果0.15%的分成。这就意味着来到中国Pay将与银联抢夺利益,除非苹果公司愿意放弃一部分利益,否则银联很难与其合作。据知情人士表示,由于苹果与中国银联双方都比较强势,因此合作之事一直没有谈妥。

  

除了各方利益的博弈外,Pay和Samsung Pay进军国内市场还面临着其他考验

目前,中国移动支付市场支付宝占据近80%的份额一家独大,而腾讯近日发布的2015年微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微信月活跃用户已经达到5.49亿,其中微信支付用户数量已达到4亿左右,微信直接带动的生活消费规模已达到110亿元。国内移动支付基本由阿里巴巴与腾讯两大互联网巨头稳坐江山。

  

暂时禁止评论

微信扫一扫

易采站长站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