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配置模板(my-*.cnf)参数详细说明
2019-01-05 10:01:00 来源:易采站长站 作者:于丽
mysqld程序:内存管理、优化、查询缓存区
| bulk_insert_buffer_size = n | 为一次插入多条新记录的INSERT命令分配的缓存区长度(默认设置是8M)。 |
| key_buffer_size = n | 用来存放索引区块的RMA值(默认设置是8M)。 |
| join_buffer_size = n | 在参加JOIN操作的数据列没有索引时为JOIN操作分配的缓存区长度(默认设置是128K)。 |
| max_heap_table_size = n | HEAP数据表的最大长度(默认设置是16M); 超过这个长度的HEAP数据表将被存入一个临时文件而不是驻留在内存里。 |
| max_connections = n | MySQL服务器同时处理的数据库连接的最大数量(默认设置是100)。 |
| query_cache_limit = n | 允许临时存放在查询缓存区里的查询结果的最大长度(默认设置是1M)。 |
| query_cache_size = n | 查询缓存区的最大长度(默认设置是0,不开辟查询缓存区)。 |
| query_cache_type = 0/1/2 | 查询缓存区的工作模式:0, 禁用查询缓存区; 1,启用查询缓存区(默认设置); 2,”按需分配”模式,只响应SELECT SQL_CACHE命令。 |
| read_buffer_size = n | 为从数据表顺序读取数据的读操作保留的缓存区的长度(默认设置是128KB); 这个选项的设置值在必要时可以用SQL命令SET SESSION read_buffer_size = n命令加以改变。 |
| read_rnd_buffer_size = n | 类似于read_buffer_size选项,但针对的是按某种特定顺序(比如使用了ORDER BY子句的查询)输出的查询结果(默认设置是256K)。 |
| sore_buffer = n | 为排序操作分配的缓存区的长度(默认设置是2M); 如果这个缓存区太小,则必须创建一个临时文件来进行排序。 |
| table_cache = n | 同时打开的数据表的数量(默认设置是64)。 |
| tmp_table_size = n | 临时HEAP数据表的最大长度(默认设置是32M); 超过这个长度的临时数据表将被转换为MyISAM数据表并存入一个临时文件。 |
mysqld程序:日志
| log [= file] | 把所有的连接以及所有的SQL命令记入日志(通用查询日志); 如果没有给出file参数,MySQL将在数据库目录里创建一个hostname.log文件作为这种日志文件(hostname是服务器的主机名)。 |
| log-slow-queries [= file] | 把执行用时超过long_query_time变量值的查询命令记入日志(慢查询日志); 如果没有给出file参数,MySQL将在数据库目录里创建一个hostname-slow.log文件作为这种日志文件(hostname是服务器主机 名)。 |
| long_query_time = n | 慢查询的执行用时上限(默认设置是10s)。 |
| long_queries_not_using_indexs | 把慢查询以及执行时没有使用索引的查询命令全都记入日志(其余同–log-slow-queries选项)。 |
| log-bin [= filename] | 把对数据进行修改的所有SQL命令(也就是INSERT、UPDATE和DELETE命令)以二进制格式记入日志(二进制变更日志,binary update log)。这种日志的文件名是filename.n或默认的hostname.n,其中n是一个6位数字的整数(日志文件按顺序编号)。 |
| log-bin-index = filename | 二进制日志功能的索引文件名。在默认情况下,这个索引文件与二进制日志文件的名字相同,但后缀名是.index而不是.nnnnnn。 |
| max_binlog_size = n | 二进制日志文件的最大长度(默认设置是1GB)。在前一个二进制日志文件里的信息量超过这个最大长度之前,MySQL服务器会自动提供一个新的二进制日志文件接续上。 |
| binlog-do-db = dbname | 只把给定数 据库里的变化情况记入二进制日志文件,其他数据库里的变化情况不记载。如果需要记载多个数据库里的变化情况,就必须在配置文件使用多个本选项来设置,每个数据库一行。 |
| binlog-ignore-db = dbname | 不把给定数据库里的变化情况记入二进制日志文件。 |
| sync_binlog = n | 每经过n次日志写操作就把日志文件写入硬盘一次(对日志信息进行一次同步)。n=1是最安全的做法,但效率最低。默认设置是n=0,意思是由操作系统来负责二进制日志文件的同步工作。 |
| log-update [= file] | 记载出错情况的日志文件名(出错日志)。这种日志功能无法禁用。如果没有给出file参数,MySQL会使用hostname.err作为种日志文件的名字。 |
- 热点聚合:
暂时禁止评论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00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