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商业时代,平台赋能是无人零售的破局点
2019-02-23 09:00:29 来源:易采站长站整理 作者:丽君
由马云作序推荐、阿里巴巴集团前总参谋长曾鸣撰写的《智能商业》一书,对互联网时代的重要趋势做出了革命性的解读,是对未来商业模式的深度思考。当无人零售经历了近几年的喧嚣之后,从业者同样在问,无人零售该怎么做?未来的模式是什么?
无人零售亡了吗?巅峰还是谷底?如何走出?
2016年,随着Amazon Go的到来,无人零售蓬勃发展,到了2017年末可以说是鼎盛时期,无人便利店、无人货架的轰轰烈烈不亚于共享经济,与“新零售”的风口一样火遍大江南北。进入2019年,到处是退潮之声,关店、撤点、倒闭不绝于耳,无人零售亡了吗?
其实这个问题的回答很简单,无人零售已经进入理性发展的阶段,回归了零售的本质。亡的不是无人零售,亡的是不恰当的零售形态。
广义的看,无人零售是指商品或服务向消费者交付的方式没有人工服务,普遍以消费者的自助行为完成交付。交付内容上包含商品和服务两类,商品交付通常是售卖方式,即消费者通过与各类售货机具的交互取得商品,比如售货机、售货柜等。服务交付通常是自助服务,即消费者与各类机具交互取得的服务,比如按摩椅、抽奖机等。无人便利店、无人货架只是无人商品零售的两种具体的工具而已,放眼来看,售货机、咖啡机、按摩椅、太空舱、取票机等大量的无人零售工具是在快速增长当中的。
无人零售与有人零售一起构成了零售的全集,无人零售的发展有其必然性。从近代零售的历史来看,无论称为第几代零售,近代零售的划分都是由需求拉动和技术驱动的合力产物,百货、超市、电商无不如此。到了今天,人口结构与城镇化进程等快速变化,人们的需求也发生了大幅变化,几十年前甚至十几年前的习惯都不复存在,尤其是年轻人对便利性、及时性的消费观已经越来越突出,这就是需求的拉动。同样,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数字技术与智能技术都开始在各行各业崭露头脚,机器人技术也开始出现商用产品,这些技术放在零售行业,无疑在驱动零售业的变革。无人零售的发展,恰恰是对技术的全面应用,只有通过先进的技术才能做到去人化经营,正因如此,需求的拉动和技术的驱动构成了无人零售发展的必然,既然是必然,也大可不必悲观。
回望实际情况,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今天的现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对无人零售的认知不足和经营能力建设缓慢。
简单复制有人零售,无视二者的区分
相对与有人零售而言,无人零售在人、货、场上存在较明显的区别。无人零售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年轻群体,是被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浸入骨髓的群体,这个群体对便捷、快速、简单、个性的需求更加突出。因此,场景上也聚焦于近场,通常是比有人零售的最末端便利店离消费者更近的场景,是“货找人”的场景,甚至可以渗透到消费者身边。而这样的场景和客群,已经从根本上与有人零售产生了差异,商品的客单价大部分会集中于30元人民币以下,以小包装、单包装为主,特渠商品更佳。无人零售是以场景为核心、以消费者为核心组织经营,而不再是以商品、经营者为核心,这是特别需要深思的问题。
- 热点聚合: 无人零售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00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