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向西北转移 50 公里
2018-07-12 20:46:06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王振洲

6 月 30 日,深圳庆祝改革开放 40 周年的灯光秀在福田开始预演,深圳灯光夜景的灿烂夺目和围观的人山人海,刷了一晚上的屏。

▲ 等待观看灯光秀预演的深圳市民,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7 月 1 日,华为将 2700 多名员工,从深圳龙岗的华为基地,搬迁到了东莞松山湖溪流背坡村。从 7 月 2 日起,包括华为研发等部门在内的这些员工将开始在东莞松山湖上班。

▲ 华为本次搬迁目的地东莞松山湖溪流背坡村,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华为对此的回应是,本次搬迁是研发团队和一部分其他部门人员,是正常业务布局。华为和深圳市政府签署过“扎根深圳,展望未来”合作协议,华为会留在深圳,不会搬迁。
华为总部不会离开深圳,但华为的员工和业务部门向东莞松山湖转移,从 2008 年就开始了。
2008 年,华为在松山湖建立负责供应链的工厂南方基地,2014 年开始建立的华为终端总部,也是此次大规模搬迁的目的地。与此同时,松山湖里的华为培训学院、华为研发实验室等多个项目工程,也依然在建设中。
华为将四肢伸展到了东莞
华为的深圳总部,距离松山湖总部,约为 50 公里,驾车需要 1 个小时左右。
松山湖除了有自然风景优美的环境,也因为南临深圳、香港,北靠广州,成为“广深港”走廊的腹地。

▲ 松山湖在广深港走廊腹地,图片来自:xbotpark.com
松山湖用大量的工业用地以及政策优惠,吸引着包括华为、大疆、中集、长盈精密等众多高科技产业,换取它们将部分业务放在当地。
可以说,松山湖代表着东莞,一直在承接“广深港”溢出的产业,成为东莞最重要的技术创新区。松山湖还有着多个粤港澳合作平台,覆盖机器人、文化创意产业、电子信息等多个领域。有数据显示,松山湖已经聚集了大约250 家机器人企业。
早在 2016 年,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接受新华社采访,在回答“您觉得深圳未来的危机在哪里?”这个问题时,他认为产业不会总是聚集在高成本的地方,同时深圳已经开始没有大块的工业用地了。
当时他说:
140 年前,世界的中心在匹兹堡,有钢铁。70 年前,世界的中心在底特律,有汽车。现在,世界的中心在哪里?不知道,会分散化,会去低成本的地方。高成本最终会摧毁你的竞争力。而且现在有了高铁、网络、高速公路,活力分布的时代已经形成了,但不会聚集在高成本的地方。
深圳房地产太多了,没有大块的工业用地了。大家知道大工业的发展,每一个公司都需要一定的空间发展。
我们从公示的信息了解到,华为松山湖总部基地,总投资为 100 亿元,于 2014 年 9 月动工,占地面积为 126.66 万平方米,约 1900 亩,总面积约为 126.7 万平方米。华为依然在追加松山湖的置地。相比之下,华为在深圳占有的土地面积为 2460 亩,两个总部的占地是旗鼓相当的。

华为松山湖总部的规划是一个欧式风情的建筑群,仿照牛津、巴黎、卢森堡、温德米尔等欧洲著名城市的建筑风格,由 12 个建筑组团构成。华为的欧洲小镇内,还有一条总长度为 5.6 公里的有轨电车,共设立 12 个车站。

▲ 华为松山湖总部的欧式建筑,图片来自:华为员工
自从华为开始将工厂、研发等业务部门向松山湖转移,松山湖的发展规划都配合着华为改了好多次。早在 2016 年年初,东莞就对外公布,2015 年华为终端在当地企业中已经是主营业务收入、纳税的第一名。
与此同时,华为给松山湖带来了明显的产业集聚效应,在华为小镇隔壁的中集智谷产业园里,2015 年售罄的一期工程,每平米均价在 8-9 千,而今年年初还在租售的二期工程,均价已经上涨到了每平米均价 1.2-1.8 万。
中集智谷的销售人员曾向到访的媒体表示,入驻园区的企业基本都是华为上下游产业链的,他们都是冲着华为来的。
华为小镇不缺住房不缺幼儿园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00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