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PO Find X的一场奢华发布会,背后仍然是一场营销盛宴
2018-07-04 13:31:24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冬梅
6月20日OPPO在法国召开的一场浮夸的手机产品发布会,似乎一扫自2017年下半年以来的霉气,也仿佛靠一款所谓的“高科技”产品可以脱胎换骨了。
在OPPO的公关软文里称,Find X是一款惊世骇俗、超凡一体的未来旗舰,在一些媒体的眼里,这家一直靠山寨苹果的厂家,似乎通过Find X从营销至上转向技术创新,也许这正是OPPO的高明之处,可以让一场高调的营销变成媒体追捧的热点。
果真如此吗?一个主要市场在中国的手机厂家,带着一群中国的媒体,在法国开了一场发布会,定了一个比iPhone X还高的价格,这就成了“创新”吗?我们先来看看OPPO所谓的“创新”在哪里?
一、OPPO Find X的创新点在哪里?
刀客从不怀疑,OPPO及其兄弟们,是中国最善于从用户需求中捕捉住未来市场痛点的公司,这是以营销起家的企业的天然基因。
在iPhone X带动了整体市场走入“刘海”屏设计的今天,对于不管需要不需要,千篇一律的“刘海”屏设计,已经进入了大众的审美疲劳时期。在这个时间点上,OPPO能推出一款93.8%屏占比的手机,无论OPPO能卖多少已经不是重点,都足以引起媒体的狂热追捧。
展开剩余85%
无庸讳言,就整体设计而言,OPPO Find X的外观设计确实有许多值得肯定的地方,至少在屏占比方面,就可以号称第一,虽然为了这个屏占比,OPPO牺牲了很多实用功能。
除此之外,OPPO所称的“创新”无非就是3D结构光人脸识别和双规潜望结构前置摄像头了,仔细看来,就整体技术而言,并无什么大的技术方向上的突破。
至于OPPO所称的3D结构光人脸识别,其实并非OPPO的技术,这点可能出乎很多人的意料。OPPO Find X所采用的3D结构光人脸识别,其实其技术提供方是总部位于深圳的奥比中光,这家成立于2013年的企业,一直从事3D传感器的研究,2017年开始手机端的3D传感器量产准备,在其官网上称其3D结构光人脸识别系统,是最接近iPhone X人脸识别的技术。
从OPPO Find X发布会上公布的技术细节来看,OPPO所称的这种O-Face 3D结构光技术(OPPO习惯将供应链的技术改个名字称为自己的技术),通过结构光元器件在面部投射出15000个识别点的3D结构光能投射15000个识别光点,对人脸进行3D建模,进而用在解锁、支付等需要生物识别的场景,从这里看,这一技术距离苹果iPhone X的FaceID仍有一段距离。
同时这一技术,对其它手机厂商而言并没有什么门槛,奥比中光可以给OPPO提供解决方案,也就可以给其它厂家提供解决方案。
这真应了罗永浩前一阵在京东的专场对话中的言论,“都TM是方案整合商,在那装什么孙子呢”?
至于OPPO所称的前摄像头“双轨潜望结构”,事实上是一种迫不得已的选择,为了满足屏幕没有刘海的设计要求,必须给前置摄像头有一个解决方案,尽管这种结构设计有它的必要性,但却给上部空间元器件选用带来了更多的麻烦。所以在Find X的后置双摄彩了索尼IMX519+IMX376K双摄方案。而IMX519的CMOS面积只有1/2.6英寸,其成像质量大家无需有太多奢望,OPPO的R15就是采用的这款摄像头。
虽然魅族的黄章在Find X发布会的评价有些酸味,但黄章倒说出了OPPO所谓“创新”的根本,“为了个前摄像头费了那么大的周折有必要吗?”
确实,为了“创新”而创新的技术,多数只是花架子而已。

二、OPPO进入欧洲市场的可能性有多大?
至于OPPO对这场营销盛宴的另一个说法,OPPO副总裁吴强称“欧洲市场每年销售规模超过一亿台,对于OPPO来说是空白市场”,换个话说,就是OPPO要进入欧洲市场。
吴强对媒体称,之所以选择这个时间点进入欧洲市场,除了上面所说的理由之外,还有就是“中国手机市场的空间开始压缩,增长规模放缓”和“OPPO已经在30个地区有海外运作模式,对进入欧洲市场有经验积累”。
就目前Find X定价策略来看,999欧元的价格,是直接瞄着高端市场去的,而目前欧洲市场的三大品牌三星、苹果和华为,分别占有33.1%、22.2%和16.1%的市场份额,而在法国市场,华为的优势则更为明显。以目前OPPO在欧洲市场的品牌知名度,要进入高端市场无疑和做白日梦相距不远。
正如吴强对媒体所说,欧洲特别是法国市场,用户“更喜欢线下交流(比如咖啡馆),对手机参数不怎么关心;欧洲年轻人最在意的功能点是续航,VOOC闪充技术恰恰契合了年轻消费者的需求;欧洲用户十分乐意为设计感和艺术感买单。”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00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