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苹果供应商看2018年全球电子产业链的中国势力变化
2018-07-04 09:49:11 来源:易采站长站 作者:冬梅
苏州晶方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为客户提供可靠的,小型化,高性能和高性价比的半导体封装量产服务商。晶方科技的CMOS影像传感器晶圆级封装技术,按照该公司自己的说法“彻底改变了封装的世界,使高性能,小型化的手机相机模块成为可能。这一价值已经使之成为有史以来应用最广泛的封装技术,现今已有近50%的影像传感器芯片可使用此技术,大量应用于智能电话,平板电脑,可穿戴电子等各类电子产品。”
晶方科技全球员工将近2000人, 工程师和科学家大约400人,其中超过50%拥有高等学位。
另外一个是靶材,江丰电子增速比较快,很可能也进入苹果200大供应商行列,全球溅射靶材市场主要有四家企业,分别是JX日矿金属、霍尼韦尔、东曹和普莱克斯,合计垄断了全球80%的市场份额。其中JX 日矿金属就是苹果供应商。
做指纹识别芯片的汇顶科技,这家公司已经是全球最大了,也完全具备成为苹果供应商实力。
其他还有舜宇光学,其光学镜头出货增速惊人,在苹果以外的全球手机巨头那里都得到了很高认可,该公司未来几年打进苹果供应链我觉得问题也不大。
当然了,AI芯片还有寒武纪,不过苹果应该不会买寒武纪的IP,毕竟寒武纪已经和华为合作。
目前已经有大批公司可以说站在了苹果供应链的门口,
我们可以和六年前比较下,六年前苹果公司公布的《2012年度供应商社会责任进展报告》首次披露的该公司遍布全球的156家供应商名单,其中有8家中国大陆公司上榜,包括安洁科技、环旭电子、比亚迪;瑞声科技;昆山长运、天津力神、蓝思科技、苏州面板电子。
从2012年的8家,到2018年的27家,这个增长幅度是很惊人的。
3:从全球电子供应链认清楚美国真正的实力和他们为什么要打贸易战
我们其实从苹果供应商就可以看出来,美国人领先全球的核心领域就是IT,
在半导体(集成电路+分立器件)这个领域,他们具有很高的近乎垄断的地位,其他韩国,日本,欧洲公司只在部分芯片领域有建树。
因此只要美国人想制裁任何一家下游企业,都能够对其造成近乎毁灭性的打击。
而中国恰恰在这方面是最大的挑战者,
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年助力索尼净利润不断回升的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中国今年将会整合出韦尔股份这家新巨头;
在集成电路中份额最高的存储器领域,中国的长江存储和兆易创新在不断推进建设;
在处理器市场海思,紫光展锐和小米松果已经涵盖了高中低端各类处理器,
在移动GPU市场,中国也通过收购一举成为全球移动GPU三强。
新兴的AI芯片领域中国已经有了寒武纪,地平线,比特大陆,深鉴科技等巨头,尤其是比特大陆,这家通过在挖矿机领域发展一举成为年营收过百亿人民币的全球芯片巨头,再借助积攒的资金进入了人工智能芯片领域。
可以说寒武纪和比特大陆各具优势。
从我们的角度来看,中国半导体产业还很弱小,美国人还是霸主,所以中兴事件让不少国人感觉很郁闷,感觉这么多年我们白干了,在高科技领域还是让人吊着打。
但是从美国人的角度来看,中国是非常可怕的对手,在所有的领域都开始有了成形的竞争对手,尤其是华为海思,紫光展锐,比特大陆,寒武纪等公司已经具备了相当雄厚的实力。
如果从美国人的位置看,会有一种“留给美国的机会窗口期已经不多了,再过三年,再过五年,再过十年,中国会发展到什么地步很难想象,那时候就没有机会遏制”的感觉。
实际上从2018年苹果供应商仅仅一年的变化就可以看出,中国在全领域进步速度之快,
三年后,五年后苹果的供应链里面中国供应商数量还将比现在大大增加,还会有不少美国,日本,台湾企业被挤出去。
从另一方面讲,虽然美国今天无比强大,但是就电子科技领域而言,如果半导体这个美国的绝对霸权被中国打破了,那么美国在全球电子供应链还剩下什么呢?
从结构件,被动元件,功能器件,显示面板,摄像头模组,半导体六方面看,如果美国在半导体领域衰落了,那么在电子科技领域美国人基本就退出了世界第一流行列。
我们都知道,美国出口的五大件:农产品,汽车,半导体,航空航天,药物
考虑到汽车领域美国已经落后于德国和日本,不再是全球霸权国家,同时中国汽车也在崛起;
航空航天领域中国在搞中国商飞,北斗卫星导航,空间站;
如果在电子科技领域核心的半导体再被中国击伤,
那么美国只剩下医疗制药和农产品两大产业还有绝对优势,美国仍然会是先进国家,但是其全球霸权就很难维持住了。下图是美国出口商品结构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00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