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力低端机市场,华为小米能将“内战”打遍全球?

2018-07-03 15:43:37 来源:易采站长站 作者:王丽

而当归于「Other」的品牌被蚕食殆尽,手机厂商之间将彻底进入存量市场的竞争,巨头博弈将会被进一步放大。而苹果凭借高价格和 iOS 的差异性构建的护城河,将逼迫华为小米将主要攻势,放在三星这一在全球多个市场均占首席的安卓品牌之上。

事实上,蚕食三星,本就是国产手机的重要战略。如果三星抵挡不住华为小米的攻势,那么中国、印度市场上的节节败退,将在未来几年内,被复制到全球去。

综上,可用一句话总结:未来华为小米谁能从三星的手里抢下更多的肉来,谁就更有可能占山为王。

中国市场:百变争夺战

在全球手机市场上绕了一圈之后,最后不能不谈的,是中国市场。

既是大本营,又是全球最大的手机市场,加上多年轰炸之后,市场环境的成熟与复杂,配合国内消费升级与消费降级同时进行的消费者心理,华为和小米内战,已经不是常规手机市场的简单策略,所能够概括的争夺。

双方用到的策略堪称百变,这也是为何,除了苹果,没有谁能够在中国本已经足够开放的市场中活下去。

毕竟,这里的战况太复杂,外来的和尚念不出这样的经来。

目光集中到华为小米身上。双方的打法可以用一句化来形容:师夷长技以制夷。

2017 到 2018 年间,华为小米都有着同样的对打方式:

走黑科技的小米学起了华为大打拍照牌,小米 8 号称已经干掉了 iPhone X,目标直指华为莱卡;

华为最近则用 GPU Turbo 技术试图提升自己的游戏表现,以证明麒麟处理器同样能够达成高通的优秀效果。双方都将目标打响了对方擅长的领域。

除了手机市场之外,在 PC 和智能家居市场,双方也开始了一场不小的争夺。华为一边用 Mate 系列的笔记本证明自己能够做出高端的 PC 产品,一边让荣耀笔记本对标小米。

在小新看来,双方并非在争夺已经成熟的 PC 市场占有率,而是极尽可能地用更多的产品线,去占领潜在用户的心智。手机和电脑在消费电子领域核心用户群中,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因此,在严峻的市场环境下,能够多占领一分就绝不放过。

不过,双方的差异在于,华为投入甚大开发出了高端笔记本,证明其并不像小米一般,仅仅将 PC 作为百货商店中的一个 SKU。结合华为 Mate 10 搭载的 PC Mode 来看,华为重视 PC 的开发,其目的是抢占 PC 和手机两个端口,以防止未来生产力形态发生变革之时,自己落了下风。

毕竟微软和苹果都在融合 PC 和平板这件事上下了功夫,未来计算力工具是否会集中在 PC 和手机之间,是一个不能忽略的未知数。

除了 PC 市场进行布局,华为近日也通过一场开发者大会,宣布正式进军智能家居领域。HiLink 作为华为推出的开放性协议,可接受所有的家电厂商低门槛地接入其生态链中。简而言之,比小米的米家协议更加开放,其态度类似与当年 Windows 以开放的姿态试图反超 Mac。

不过,智能家居不是电脑操作系统,它并不具备打包之后授权厂商直接使用的应用场景。更何况,以 APP 为主要控制入口的智能家居,其复制方式有着天然的可替代性,因此在智能家居领域占据绝对领先地位的小米,其搭建的护城河并不那么容易被华为所攻破。

不过,智能家居尚属起步期,未来几年巨头纷争,华为凭借智能手机巨大的市占率为优势,并非没有机会。只不过这一场战争,会更遥远且更庞大。对于当前最重要的智能手机业务来说,它并非助攻因素,而是在未来,与手机业务相生相荣,成犄角之势。

当然,除了彼此学习之外,双方还一起学习了共同的竞争对手 OV 的营销打法,未来几年这几家在代言人的争夺上,应当会更加卖力。

目前,继小米从华为手机抢走吴亦凡之后,华为又从 OPPO 手里抢来了易烊千玺。从 OV 手中抢夺更多的代言人,也会是短期内,华为小米最重要的战略之一,毕竟在过去几年,华米 OV 都尝到了名人效应带来的甜头。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华为小米近在眼前的威胁,同样来自 OV。

华米学 OV 打起了营销牌,OV 转身用产品狠狠出动了一次反击。无论是 NEX 还是 Find X,都在产品声量上对华米完成了碾压。为了上市,小米今年的产品策略过分保守,这带来的后果是,等小米上了市拿了钱,回过头一定会发现,前面的路怎么这么难走。

而华为下半年面世的 Mate 系列同样压力不小。看来在华米进行全球大决斗之前,他们还有几场内战需要完成。

2017 年手机市场分外精彩,令人尖叫的产品悉数上市。如此回望起来,2018 年稍显平淡了一些。

暂时禁止评论

微信扫一扫

易采站长站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