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陕西博淇贸易有限公司按照郑商所的仓单注册流程,在白水盛隆(1802)交割仓库经过入库、预报、质检等环节完成了苹果期货仓单的注册。5月中旬,在郑商所三日交割法的规则下,这张仓单成功配对到烟台冠果商贸有限公司。
5月22日,在交割仓库及双方期货公司的见证下,买卖双方签字以后,按照郑商所的交割流程完成交割工作。按照抽筐检斤的方法,由买方从整理出来的交割品中挑选出8筐样品,在交割仓库质检员的严格质检下,检出交割品质量容许度为4.1%,大小容许度为1.5%。双方对交割仓库的质检结果没有异议,经签字确认后,完成了全球鲜果类苹果期货的首次交割。
一位果农家庭的样本
期望沾上苹果期货的光
今年10月卖个好价
“农民种苹果不容易,就盼望有个好收成,卖个好价钱。”任智慧是白水县一位苹果种植户,他家所在的白水县是公认的苹果优生区之一,素有“中国苹果之乡”之称。他家种苹果20多年,目前有14亩。跟华商报记者谈起最近几年的苹果行情,他说2014年行情比较好,那一年他家苹果长势好、个头大,价格也不错。2016年不太理想,今年上半年价格一般,4月份出现冻害天气以后,产地价格有所提高,每公斤大约涨了4毛钱,不过终端销售市场感觉还不太明显。
“只要能下苦,赶上行情好,种苹果能赚钱,”任智慧说,这是一个辛苦活,投资也很大。他家的苹果一万袋子一般是1500公斤左右,个头不等售价不一样。综合计算,一个苹果的投资成本大约在0.6元。根据这些年经验来看,平均售价5元/公斤收入比较乐观,如果价格再低就不一定赚钱了。
今年4月出现霜冻天气,很多苹果花都被冻坏了,跟其他果农家一样,他家的苹果预计会减产。往年套袋需要10万多个,今年估计只需两三万个,减产七八成。跟其他果农交流,受灾严重的今年种苹果可能就打个平手,白忙活一年。就算下半年行情好,但没多少苹果可卖,也有可能赔本。
任智慧也做贸易、收果子、做包装。对于苹果期货,他说目前社会各界都在提,有期货公司去当地培训,但有的果农听不懂,即便能听懂也不敢参与,“毕竟是拿钱的事,要慎重。”如今,种苹果的大多是家里老人,因为年龄和知识方面的限制,基本不懂期货。像他这样的年轻人知道苹果期货,也很感兴趣,“盼望能沾上苹果期货大涨的光,今年10月果子卖个好价!”
期货大涨给现货带来的唯一变化是,最近苹果现货价格涨了一点,有很多投资商去冷库看货,说起价格他会讲述最近的期货行情,“期货都啥价了,你才出多钱?”他表示这样说,卖苹果的时候也算有一个对比标准。
农林专家的建议
吃了霜冻的亏
就要在科技上投入
尽管苹果期货大涨,但许多果农以及批发商并不了解苹果期货,也没获得收益,期待学以致用。用一位苹果种植户胡超的话说,“炒期货的赚钱了,果农没感觉。期货涨上天,跟咱有啥关系呢?”
华商报记者采访发现,不少种植户和苹果贸易商也希望学习期货知识、参与苹果期货,但担心风险太大把握不准”。陕西汉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薛小果表示,期货市场应该服务实体经济才能让期货找到发展的空间。建议加强培训,帮果农主动应对市场变化、提高收入。
“陕西苹果迎来期货时代,优质果品一定会更有市场。”中信建投证券投资顾问孙佳欣表示,苹果期货上线以来受到水果行业从业者关注,但很多参与者以及苹果行业人士了解很少,有的想了解但无从下手。建议农林专家走入一线指导果农科学生产,种植高附加值的苹果,从产供销各环节帮助果农主动应对市场变化,不再被动承受价格波动风险,提升产业链抗风险能力。
在前期火热之后,苹果期货市场最近一周有所降温回归平稳。5月22日收盘,苹果期货主力1810合约收报9137元/吨,较前日下跌16元,成交量下降126万手至166.8万手。薛小果表示,为了苹果期货的健康发展,呼吁市场各方理性参与,建议大力发展“保险+期货”等,助力果农增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霍学喜分析,苹果期货毕竟属于新生事物,到成熟理性还需要一个过程。陕西是苹果大省,面对灾害天气,目前果区果农和农林部门在采取补救措施,各方面努力希望降低灾情的影响。陕西苹果产业管理和生产相对比较成熟,今年的情况属于天灾,接下来还需要加大科技支持和投入,培育出更多优质苹果,优质品种在市场上才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就是说,要吃一堑长一智。这次遭了霜冻的亏,就要在科技上多下功夫,比如以后在遭遇霜冻的异常气候的情况下,如何将损失减少到最少,这就需要在科研方面增加投入,下力气研究,进行预防。”霍学喜分析。 本版稿件均由华商报记者 黄涛 采写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00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