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Google、微软、苹果设计规范的异同点
2018-06-20 22:05:28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王振洲
Metro Design是平面设计领域最经典的案例,让文字实现了近乎完美的视觉传达。它最早应用于瑞士的公共交通系统中,随后这种完美的导航设计方法被广泛应用到对速度、视觉、信息传达要求颇高的全球公交系统中。
微软的设计师正是在乘坐地铁的时候,注意到了地铁中的各种设计元素,随即将这些元素进行加工形成了目前的Metro。最早用于微软的Zune播放器,后在微软的Windows phone 7 同样使用了该设计,后来的windows 8也使用该设计来适应平板触控设备。
Metro作为一种文字导向(typography-based)的设计,比起其他UI设计风格更加注重字体。以内容为中心大标题、去除界面多余的元素,现在已经找不到当初的截图了,同学们可以看看Windows 8 的界面。
metro design 到ModernUI因为某些原因修改了名称,并无大多的内容更新。
fluent design
在Build 2017大会上,宣布了全新的Microsoft Fluent Design System,并且展示了Win10流畅设计体系。
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特里•梅尔森(Terry Myerson)说到:
此次的微软系统将带来直观、和谐、响应迅速、兼容广泛的跨设备体验与互动操作。流畅设计让开发者能够设计出更具表现力的应用程序,并且输入方式不受限制,支持各种类型的设备。
设计要考虑多种因素,比如:材质、摩擦等。微软流畅设计体系分为五个元素,分别是Light(光感)、Depth(深度)、Motion(动效)、Material(材质)、Scale(缩放)。

(1)自适应
自适应每个设备上流畅的体验,是需要主动的去自适应用户设备。对用户使用的设备熟知,从平板电脑到笔电脑,从个人电脑到电视机。他们从办公室到客厅到虚拟世界,布局上需要适应各种尺寸屏幕的应用。针对不同的社保进行优化,交互方式需要支持根据不同设备的特性。
(2)直观而强大的
流畅的体验需要适应用户的行为和清晰的界面,理解并预测用户需要什么,使用用户熟悉的控件和交互模式来建立伟大的产品。产品的应该具有包容性,让全世界的人都能使用它。
(3)参与感和沉浸式体验
真实的物质世界是我们的素材库,流畅地运用光与影、空间维度、基本材料的运动与折叠。它以一种轻松的方式与用户交流,将亮点、深度和材质添加到您的应用中,创造一种运动的空间维度感。
对比设计规范重的详细内容

以日期选择控件为例,苹果设计规范对控件给出释义,描述了应用方法,没有其他的信息,缺少尺寸的规范。

同样以时间选择控件为例,微软则描述了使用场景、代码实现日期控件、获取示例代码。

而material design 最为详细给出了释义、应用方法、应用场景、示例、尺寸规范、还有应用案列。
总结
Material design 规范最为详细,视觉设计师和交互设计师应该重点关注material design ,将规范熟记于心,虽说不必要处处都遵守规范,但是熟悉规范能让我们避免低级错误。在规范上面创新,犹如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进。
Ios设计规范更多描述了内容的应用方法,怎么利用这些控件来打造一款完美的产品。产品经理、开发工程师应该重点关注一下。
微软的Fluent Design 更偏向于开发,规范内容更多描述的是应用场景及代码示例代码获取。从这点上我们就应该能明白开发可以重点关注一下微软的Fluent Design。
三家规范各有侧重点,我们可以重点关注偏向于我们工作的范围的规范,但是其他两家的规范也要了解熟悉。如果三家规范都看一遍,你会发现大的设计原则是不会有不同的,都是大同小异。
微软的设计规范很前卫,从win8开始就提倡扁平化原则不被用户所看好,然后现在到处都是扁平化的设计原则以及以内容为中心,到先如今的fluent design提出各终端设计的统一。
就是因为微软太前卫了才不被人们所理解,现在回头看当初微软提倡的设计,实在是厉害。微软一直默默的前行,被人们吐槽。
资料参考:
Android发展史
Material design 百度百科
Metro design 百度百科
Material design
Ios设计规范
fluent design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00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