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华为“吓人技术”的30年往事

2018-06-19 10:27:17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秋军

众所周知,智能手机的竞争可以用“残酷”和“惨烈”来形容,向后看是中国和世界主要市场总量停止增长的悬崖,向前看就是全世界所有顶尖高科技公司的血海拼杀。荣耀所处的战略环境有两点特别值得关注:第一就是智能手机的竞争完全进入了技术引领时代,华为手机已经获得了很强的技术制高点,但拥有同样技术引领能力且销量爆发式增长的荣耀手机,技术驱动的标签并不明显,这次在荣耀Play上首发新技术恰恰是一种技术品牌跃进;第二点可以看到手机行业的本质属性正在潜移默化的发生改变,之前手机被强调的主要是通讯、运算层面,现在由于整体技术水准的提高,这种技术突破更多的体现在了匹配智能应用的整体解决方案能力。荣耀手机是华为终端在游戏、视频、音乐等领域试水创新形态的最好突破口。

而华为提出的“用户技术需求驱动”的背后实际上还有另外两个非常重要的支撑系统:

其一,VOC用户需求“吓人”系统。这一点听起来有点奇怪,用户有什么可怕的?这是华为内部有一个叫VOC(voice of customer,消费者声音)的用户需求抓取平台,历时2年投资几千万开发的。这个平台会从电商网站、论坛讨论区、微博留言等多个公开渠道抓取对华为和荣耀手机以及其他竞争对手所有的各种批评、谩骂、吐槽和抱怨的数据,然后进行分析总结提炼,说白了就是骂的最多的就是华为底层技术部门考虑优先解决的。而且华为的IPD系统会把很多标注的问题解决的进展在系统里进行标注,以确保根除所有已知问题。

其二,TCO技术价值观。华为很早就提出过TCO(Total cost ownership)概念,简单说就是:你买我的设备,但省下的钱远远高于设备。当初做运营商业务就有这样的理念,把电费的节省,基站的安装、租赁费用节省都计算到技术解决方案本身,而华为手机和荣耀手机也有这样的理念来一站式的解决用户问题,和TCO类似。今天华为的“吓人技术”多少有TCO的影子,华为通过技术创新给用户带来整体用户体验的提升实际上就是变相提升性价比。

类似这样的“技术价值观”在华为还有很多,这个看起来很虚的点实际上反应了华为技术团队长期围绕客户需求进行研发,用技术创新解决问题。这也和核心团队领导者的技术背景有关,华为终端所有高管也有一种热衷解决技术问题的风气,余承东经常“浪费”一个半天的时间解决朋友的技术问题,翻来覆去在微信上进行协调沟通,但他对此非常痴迷,自己称自己是华为“超级客服”。

以上,系统而粗略的分析了华为 “吓人技术”背后的支撑系统。据一位研发负责人透露:荣耀play首发的同时,华为手机多个品牌正在做“吓人技术”(GPU Turbo)升级测试。余承东内部会议明确提出要“研发饱和攻击”和“快速迭代”,形成对对手的压倒性技术优势。

过去的30年里,华为人包括华为终端人一直坚信 “技术解决问题”和“技术改变世界”两个最朴实的理念,几千人,上万人,十几万人,30年如一日的耕耘。技术管理变革对于所有企业都很难,但是华为咬牙坚持了下来。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曾这样评价研发管理体系创新的历史:“IPD变革前是一个硬性产生产品的一个阶段,选人的对错决定了产品开发的质量,跟现在大量的小公司是一样的。IPD让华为可以制度性可控的形成研发创新”。

很多华为手机的奋斗者在业内都是默默无闻的,包括这次“很吓人技术”的主持开发者“X博士”,他和团队由于长期主持华为颠覆式技术开发被列为华为核心保密对象。其实他们已经是世界级的技术专家,在华为技术大平台优秀传统的滋养下,每一天,都在挑战着智能手机行业的全球高度。

一朝技术“吓人”后,十载奋斗无人知,百战归来无故人。

暂时禁止评论

微信扫一扫

易采站长站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