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华为“吓人技术”的30年往事

2018-06-19 10:27:17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秋军

客观上,华为领导层对技术创新设计了内部的强竞争PK机制,业务应用研发部门和2012实验室虽然分别的推动,互相交流,但也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工程师们会竞相展开对前沿技术的探索和研发。而华为领导被认为是中国科技公司里面最舍得投资技术和设备的,“因为大部分高管都是理工科出身,他们都懂得技术创新需要顶尖设备,或者说对买研发设备有癖好,只买最好的”,一位荣耀手机高管表示。

在2016年周掌柜团队在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发表的《华为手机的光荣与梦想》和《荣耀手机的战争与和平》中曾经系统介绍了华为终端手机业务的“黑科技矩阵”,其实就是对业务层面研发体系和2012实验室研发体系的统称,这个研发矩阵里有超过1万名工程师协作研发,这个数量技术是其在中国所有竞争对手苹果、小米、OPPO、vivo、三星的总和。

回顾一下“黑科技矩阵”主要包括两个层次的技术研发,一个是“底层颠覆式技术”,一个是“黑科技小组创新”,具体而言:

这次荣耀手机首先发布的“很吓人的技术” ——GPU加速/GPU Turbo技术就是属于“底层颠覆式技术”研发范畴。这个技术的本质是“软件定义硬件”,其实和当初做分布式基站的思维很像。华为终端用软件的创新能力提高硬件能力。颠覆工程的定位也包括“安卓手术”这样长时间、大手笔、高强度战略性技术投资,粗略统计过去3年华为终端累计投入1500多名工程师对安卓系统底层进行系统化改写,以做到抽屉式的文件读取,目标就是超越苹果IOS系统的速度。这一点谷歌自己都认为很有挑战,以至谷歌每一次更新系统都会借鉴华为系统的最新成果,还时不时的从华为高薪挖一些高端工程师充实美国团队。华为手机业务喜欢在未来10年技术趋势上押注别人望而却步的赌注,“视频涡轮加速”、安卓手术之外,麒麟芯片成功前后经历了快十五年,两三代华为人为此奋斗坚守。

“黑科技小组创新”则是针对用户需求设定的黑科技持续研究小组,是华为终端研发的应用部分。在这一部分里面,荣耀手机最新发布的荣耀Play旗舰其实就是应用黑科技矩阵对游戏玩家的需求进行重新支持定义。这背后探究起来也是IPD管理思想的创新型应用落地。“黑科技矩阵“顾名思义就是持续跟进某项黑科技的研究和商业化,比如石墨烯电池研发,比如把金融级芯片解决方案做手机里了,芯片有安全能力之后:替代U盾、车钥匙、门禁、电子身份证等。“黑科技应用“则是华为体系对标外部“黑科技”的主要形态,都是用户容易感知的功能,比如:“安全支付”、“手机找回”、“多角度录音”等,每一个功能在华为手机都有一个20-30人的小组来承担,这样的小组一共130多个。

在华为“黑科技矩阵”的研发创新中,其实也存在非常残酷的内部竞争机制,这个机制就是技术被华为手机、荣耀手机采用的情况。简单说:一个黑科技研发小组如果在产品经理设计产品的时候,一直没有被采纳为核心卖点,也就侧面证明了这个小组对技术创新贡献不大,随时都有被裁撤的风险。所以华为终端黑科技研发小组的组长,每次听余承东新产品发布演讲的时候都会屏气敛息,如果大的发布会两三次自己小组的技术都没被提及,就会非常焦虑。(这也是余承东每次发布会技术篇幅都被吐槽“过长”的真实原因,技术出身的他清楚:漏掉哪一项都会让几十个研发兄弟心神不宁)

由此,前面讲述清楚了“产品管理平台和技术”的关系,也有“管理制度”和“领导者”的关系,也介绍了目前华为手机的“黑科技矩阵”的前世今生,应该说以上符合全球顶尖高科技公司技术管理规范的框架体系成就了华为终端手机业务今天的“吓人”水准。也和几代华为终端人振兴华为手机业务的创业者长期追求分不开的。“余大嘴”更适合叫做“余发明”,“吓人技术”背后是“技术Ready”的死命令。

“吓人技术”也是被用户“吓大的”

最后我们再回到荣耀Play首发的“吓人的技术”,看看“吓人”和“用户需求”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荣耀总裁赵明也有这样的表态:“荣耀手机一直是被用户吓大的,我们总怕技术落后被用户抛弃”。

暂时禁止评论

微信扫一扫

易采站长站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