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水过后遍地鸡毛,郑州交易所苹果期货到底怎么啦?
2018-06-11 07:27:02 来源:易采站长站 作者:王丽
最近苹果期货,确实“妖”。这不,郑州交易所就出手了,周六宣布苹果期货平今手续费为20。惊讶的是:第一,周六发布实属罕见;第二,这是这周连续第二次调整平今手续费,之前是调整平今3块钱,调整时间相隔不到3天。潮水过后,遍地鸡毛,郑州交易所苹果期货到底怎么啦?
苹果期货从2017年12月22日上市以来,其行情一波三折,多空双方一直存在巨大的分歧,以1807合约为例,期间从第一天开盘7800元,连跌2个月,到2018年2月22日,最低6458元,最大下跌1342元,跌幅17.2%。但是 从2月22日开始,行情转换,连续上涨,特别到4月26日出现涨停,之后连续大涨,到5月16日最高价格10130元,期间上涨3672元,从最低点开始计算,涨幅56.8%。在4月26日以后上涨过程中,苹果交易量逐步增加,到5月15日,主力合约1810 成交额高达2528亿,到5月16日,成交额超过3628亿左右,苹果期货作为全球第一支鲜果品种,一时成为市场明星,力压原油、铁矿石、螺纹钢、铜等国际成熟品种。但是同时期,苹果现货市场比较惨淡,现货市场库存远高于往年,苹果价格一路下滑,主产地陕西等地,甚至出现几毛钱一斤的苹果,优质的接近交割品标准的苹果,市场价格也只有2到3元每斤(平均5000元吨),山东地区则在3.5元斤附近(7000元吨)。而最终进入交割的1805合约,生成的仓单只有12张,最终的仓单价格在9000元以上。仓单价格和现货市场准交割的苹果的价格有很大的差距,数量也远低于很多人预期。
如此大的行情和期现价差,背后有其逻辑。我们可以从交易所(苹果期货合约设计,苹果交割制度)、苹果交割库,果农(或果商)套保者,买方和卖方(多头和空头),以及近期的天气灾害情况等进行分析研究,得到一些结论:综合交易所的苹果合约设计、苹果交割制度,可以得出符合交割规格的苹果较少的结论。根据苹果合约标准,交割品为80CM直径的国标1等品红富士,替代品是75到80CM直径的国标一等品,贴水2000元吨。交割方式有三种:第一种是可以生成标准仓单;第二种是可以增加20%备用货生成折算仓单,这两种方式在实际操作中被要求“光果入库”;第三种还可以采用车板交割。质量容许度5%。这个交割品标准是市场普遍存在的苹果,初看起来,质量的标准很完善,多种交割方法,套保用户可以多种选择方便交割,有利于期货服务实业。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有一定的争论,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纸袋苹果和纸加膜苹果之争苹果种植方式在东西部主产区有所不同,东部山东产区是纸袋红富士苹果,而在西部主产区陕西和山西省有纸袋红富士苹果,但是很大一部分苹果是纸加膜红富士苹果。这2种苹果的市场价格,存储特征和销售对象等有很大不同。纸袋红富士苹果,开花结果后,套纸袋,到采摘前1个多月,摘袋晒红,最后入冷库保存。所以其特征,外表比较鲜艳,条红或片红,在出冷库后,例如硬度(影响口感)保存较长时间,例如1、2周,甚至1个月。其优点是外观好,容易保存,相对缺点就是成本高。而纸加膜红富士苹果主要产地在西部地区,开花结果后,为节省劳动力,加上西部地区干燥,套装加塑料膜袋的纸袋,抑制水分蒸发,可以取到很好的降低成本作用。有人说纸加膜是一种落后的生产方式,是很不科学的。当然,其缺点也比较明显,在整个种植、存储和销售过程需要保持塑料膜袋,一旦打开膜袋,其质量下降比纸袋苹果快很多,例如天热时候,1周内就硬度就大幅下降。西部地区的物价水平低,劳动力成本低,所以纸加膜红富士苹果和纸袋红富士苹果具有较大的价格差,符合苹果合约交割质量标准的2种苹果,价差要2000元到3000元1吨。苹果合约说明里面,没有纸袋和纸加膜差别,不做要求。再回到期货规则中来,根据苹果交割要求,期货苹果入库需要光果,即“光果交割”,对纸加膜苹果是个严峻的考验:如果光果入库,需要剥离膜袋,那么质量很快几天几周内就会下降,很难通过质量检验(5天),最终不符合交割质量标准。如果入库后加上膜袋,加大了很多成本,并且入库剥离膜袋,最终会带来不少的苹果损伤。所以,纸加膜苹果到底是否能够交割,成为市场争论很大的焦点,而交易所多次说明,只要符合质量标准的苹果都能交割,而在1805实际交割过程中,没有一批纸加膜苹果能够做成任何形式的仓单,包括标准仓单和折算仓单。说明了什么问题?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00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