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荣耀掌门赵明答王峰十问:我不赞同将手机类比PC行业
2018-06-09 19:55:53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冬梅
另外我想强调一点,类似发布会上展示的和友商的PK,用单线程战胜了多线程,这么高难度的动作,只有华为和荣耀能做到。如果大家都是在单线程上,那我们不止甩对手一条街,不知道会甩几条街。
第三问:荣耀“互联网手机”定位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
王峰:前天的发布会上,余承东和你同台,为荣耀新款手机加油打气,足见华为对荣耀品牌的重视。我注意到一个数据,同门双子星的华为+荣耀两大品牌系列手机2017年出货量累计达到1.53亿台,中国市场份额保持第一,全球份额稳居TOP3。余承东预计,2018年华为+荣耀双品牌的销量将突破2亿台。可是我查了很多资料,都没有找到荣耀在整个华为手机业务中的销售量占比,你在今天的“王峰十问”,方便透露相关数据吗?且我发现,国内智能手机市场上各家公布的数据不一。
赵明:我去年年中的时候说过,两年之内不再公布我们的销售数据。这一方面是为了更专注于做自己的事,也是为了避免跟别人打嘴炮,目前来看我们做到了。
其实现在的很多数据报告都可以作为参考,在国内,我们认为赛诺的数据是相对准确的,海外的可以参考GFK的数据。
王峰:追问,荣耀品牌从2013年12月开始独立运作,到现在已经有四年半的时间。荣耀起初的定位是互联网手机,我想了解一下最初这个定位是基于什么考虑?且如今,市场形势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我看到任正非去年底在华为内部说,荣耀的销售不再拘泥于形式,不要过多强调线上、线下。这是否意味着荣耀“互联网手机”定位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

荣耀最初发布会的主题——谁与争荣
赵明:互联网手机是伴随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应势而生的,它带来了用户沟通、品牌体验、产品研发、营销效率的全面革新,直到现在,互联网手机轻资产、快沟通、易购买、高效率的优势依旧存在。
但是,我们这里要明确一点,互联网手机模式不仅仅是渠道模式,更加是一种思维模式和商业模式,单纯用渠道来定义或衡量一个品牌是不是互联网手机品牌,显然过于片面了。
在我看来,线上线下融合的全渠道模式,是互联网手机不断进化的一个体现。互联网手机的核心在于能更快捕捉消费者的需求,然后更快速的去响应与满足,利用线上和线下融合的方式把效率提升到极致。
荣耀目前在全球范围内的全部团队成员不到600人,可以说我们是最有效率的手机品牌。此外,我们的营销费用也是全行业最低,每年的营销费用不足总营收的3%。
全球不到600人的营销和销售人员,可能找不到比荣耀更高效的团队了,这就是荣耀互联网手机的魅力。
第四问:怎么评价同门师兄华为这个竞争对手?
王峰:第四问,对于华为与荣耀两个品牌,任正非很早就明确了要独立运作,并给予了分工,华为品牌面向高端,荣耀面向年轻人市场,形成“双犄角”。可是我了解到,华为和荣耀的同代产品之间,无论是硬件配置,还是价格,在中低端区间有大量重叠。那么,这两个品牌的区别和要覆盖的目标市场到底是怎么界定的?同时做两个独立品牌对于华为的战略价值分别是什么?我可以理解这种打法类似于OPPO和vivo两个品牌保持同门竞争,但加起来又确保了总份额优势的竞争策略?,此外,你怎么评价荣耀手机的同门师兄——以华为品牌直接命名的这个竞争对手?
赵明:感觉是个小坑呢,不过在我们内部真不是问题。我们互相学习互相促进,我们向华为学习如何构建品牌、打造产品,华为向荣耀学习如何利用互联网做营销,更加贴近年轻人。
双品牌运作中,我们更多看到的是全面满足消费者的优势,过去7年,华为+荣耀双品牌销量增长了51倍。
华为和荣耀分别满足不同消费者的要求,用各自面对的不同人群来定位我们这两个品牌,当然,有一部分产品的用户可能会有重叠,也有一些产品会在价格、配置上有重叠,因为双品牌是独立面向市场的,各自有各自完整的产品序列是很正常的。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00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