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深度揭秘苹果在中国的致命弱点

2018-05-21 02:04:57 来源:易采站长站 作者:王振洲

苹果中国获得的成功是惊人的。着实出色。尽管“苹果中国”的神话通常指的是iPhone销量的攀升(目前趋向平稳),但其实在品牌建设和消费者俘获方面,苹果也取得了同样巨大的成功。

现今的苹果受到中国日益富裕的城市中产阶级的熟知与热爱。苹果公司在利润丰厚的“平价奢侈品”细分市场占据龙头地位。苹果在中国的用户人数节节攀升,相比于销量的增长,这一成功更加意味深远。

然而……(你们知道的,问题会随之而来)

尽管赢得中国消费者的芳心是一项巨大的成就,但现在的关键问题是“苹果是否能够留住他们?”而这一答案的绝大部分——也是苹果继续发展的最大危机——在于苹果能否解决其在中国的服务短缺的问题。

我将通过以下几点详述这一话题,然后我将提供几项可能的解决方案。

第1点:苹果目前在中国最具吸引力的市场利基之一,“平价奢侈品”领域稳坐鳌头

在中国,平价奢侈品与销售宝马汽车或美术品无关,这些东西仍然远超绝大部分人的资力。平价奢侈品是Coach包,泰国度假和全新iPhone,而非翻新机。

此类消费正迅速成为大部分中国民众负担得起的消费,并在城市消费者从精打细算的生活必需品购买者向更冲动、更忠实的消费者转型的过程中直接获利。平价奢侈产品及服务的销售者不仅能够操纵品牌溢价,还能从城市家庭稳步增长的可支配收入中获利。

鉴于中国的人口数量,向中国消费者销售iPhone使苹果在过去5年间的利润大幅增长。中国现在是苹果盈利的第二大市场。中国还为苹果在去年的收入增长作出了一半的贡献。苹果在全球的毛利则始终高于40%,这相当令人惊奇。一加的联合创始人裴宇最近推测,智能手机市场90%的利润很可能都归于苹果。

然而最近几周,在苹果公司的报告称其在1-3月的季度在大中华区的销售收入较去年同期下降之后,分析家们一直在讨论iPhone在中国的销量停滞的问题。我认为,这些评论忽略了重要的一点,那就是,鉴于中国的平均收入水平,iPhone在中国仍然是非常昂贵的。对于更广泛的消费者而言,iPhone还在逐渐成为可负担的消费品,所以其趋势线仍然具有吸引力。

此外,苹果在中国平价奢侈品领域的独特地位为应用开发创造了重要的附带利益。尽管在中国市场与谷歌的安卓系统相比(约85%的手机操作系统是安卓),苹果的iOS操作系统也许相形见绌,苹果的消费者才是真正愿意花钱购买应用、添加性能的人群。这就意味着,苹果在中国获得了大量开发人员的关注,远远超出了其实际的市场份额。

第2点:不幸的是,中国的智能手机市场正遭遇重重困境

今年,中国的智能手机市场充斥着悲观情绪。鉴于这都是些常规性的内容,我就简略带过了。你也可以忽略这一点,直接跳到第3点。

在经历了多年的快速增长之后,销售停滞引起了艰难的震荡。

2016年第一季度,智能手机的销量缩水5%(来源:战略分析公司)。另外,诸如苹果(在最新的收入报告中下降了26%)与小米等市场主导公司也经历了下滑。

由于经历了5年的高速增长,后繁荣期的震荡无法避免。规模较小的市场竞争者预计将退出市场或是合并(尤其是仅生产手机的竞争者)。一加已经宣布裁员。还有许多智能手机供应商也陷入了困境。好几个公司已经破产,富士康移动公司已提出上半年利润下滑92%的警示。

中国的智能手机公司正形成主导地位,并向高端发展。

回顾2011年,中国70%的智能手机都来自国外(大部分是三星、苹果和诺基亚)。而今这一市场已经由中国制造商主导。仍然活跃在中国大陆的国外智能手机制造商只剩下2-3家,苹果就是其中之一。而对苹果和三星而言,不幸的是,中国公司现在也正向高端手机进军。

对于基础智能手机而言,没有入场门槛。

在廉价智能手机领域,情况更糟。进入这一行业正变得越来越容易。小米公司从创业到获得巨大成功仅用了3年,就印证了这一点。Oppo和一加也都是在前几年才刚刚加入,成长同样迅速。

如今,甚至出现了“微型运营公司”,在这些公司里,一些本地公司仅凭一间办公室和为数不多的几名员工,销售2-3万台一批的手机。因此,廉价智能手机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而高端市场也遭遇入侵。

尽管形势日趋严峻,我认为苹果基本上还是出离于竞争之外的。如上所述,苹果已经俘获了大量极具价值的中国消费者。苹果确实拥有独特的品牌和声望。而且高端智能手机确实需要持续更新和技术进步,苹果为此投入了80亿美元用于研发,并频繁进行技术收购。

暂时禁止评论

微信扫一扫

易采站长站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