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杨锦鑫:中美贸易战谈崩 三星成了一匹逆风飞翔的猪

2018-05-17 18:30:36 来源:易采站长站 作者:秋军

  到了1983年,三星迎来了转机,终于建成了第一座属于三星的半导体工厂,开始挑战世界上其他的半导体公司。与很多创业故事相仿的是,李氏父子低估了内存行业的挑战,由于内存的价格周期性特别强,价格大涨大跌,在内存下跌的时候,三星公司叫苦连天。好不容易熬过行业寒冬的三星公司,再一次遇到了业内龙头的英特尔公司,彼时的英特尔,仅仅用了不到四年的时间,占领了全球80%的市场。随后,日本企业再一次崛起,打败了英特尔。当三星还在阴霾期的时候,美日正在轮替上位。作为一无所有的后来者,三星只能苟且偷生,忍辱负重,从人才到技术,一步一步学,小心翼翼的探出头来。在创业初期,三星付出了难以想象的代价,就是有了风雨的敲打,李氏父子越挫越勇,屡败屡战,最终成功。那么在此期间,三星究竟经历了什么?接下来我们具体看看

  1983年,三星开发64K随机存储器的时候,技术落后日本5年。

  1984年,三星正式推出64K随机存储器的时候,内存行业开始暴跌,三星每片内存生产价格1.3美元,市场价格正由每片4美元,暴跌至每片30美分。

  1986年底,三星已经累计亏损3亿美元。

  1987年,三星创始人李秉喆去世。

  不过,随着最困难时刻一起来的,还有转机。因为市场不景气,昔日大佬英特尔被迫离场,安心做起了他的CPU,其他的日本厂商也纷纷缩小生产规模,一时间,整个行业内仅有实力最弱的三星还在扩大生产规模,甚至还发明了请日本技术师利用周末搭机飞到韩国,传授技术的新工作模式。总之,三星用尽了各种手段,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就是同年,美国向日本半导体企业发起了反倾销诉讼,日本被迫接受了出口限制协议。受此影响,内存市场立即回暖,连续亏损十年的三星,不但实现了盈利,还在技术上领先了日本。

  到了1992年,三星推出了64M随机存储器,并且在当年成为了全球最大的随机存储器制造商。

  1994年,三星又第一个推出了256M随机存储器。

  1995年-1996年,亚洲金融危机时期,三星深陷债务危机,仍是保留液晶面板项目,还将加注几十亿美元的砝码至3代线。

  1997年,三星正式推出行业3.5代流水线。

  1998年,三星超越夏普,成为全球最大的面板企业。

  三星半导体的崛起不仅强大了自己,还带动了整个韩国半导体行业的发展。后来,三星联手同期半导体世界三强韩国的SK海力士集团,跟日本打起了国际半导体的争夺战。在韩国厂商的打击下,日本人再也没能找回昔日的地位。

  21世纪初期,又一轮降价周期来临,三星再一次如法炮制,用独有的逆势投资将日本人彻底赶出了半导体行业。

  2001年后,三星推出世界首个40英寸TFT-LCD液晶电视,颠覆人们的想象。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存储器价格暴跌,从2.25美元跌到了0.31美元,三星电子决定将2007年的利润,全部用来扩大产能。

  不得不说,三星完美的筹划了一场囚徒心理博弈。借着各大厂商不会选择相互合作,更倾向于各自占山为王,最终导致纳什均衡仅落在非合作点上的博弈模型。在存储器价格跌破原材料成本,全球厂家哀鸿遍野的时候,试探对手的防备心,让其他厂家吃到最大的苦头。(有兴趣的读者,参考囚徒困境悖论)所以,我们看到了最先倒下的是德国半导体巨头奇梦达,紧接着是日本半导体标杆企业尔必达,直到2017年,日本最后一个半导体巨头东芝闪存业务,也被美国公司收购。以至如今三星带动其他韩国半导体企业接管了整个内存市场。直到现在,世界上半导体行业,仅剩韩国三星、海力士、日本美光三个玩家。而整体半导体行业,韩国这两家公司占额超75%。不仅如此,同样的手段,三星还在液晶面板领域如法炮制,带领其他韩国企业打成了世界龙头。

  从三星电子从零到有,再从有到闻名世界的过程中,我们首先看到了三星敢于用十几年的亏损豪赌的存储器行业,这个行业处于整个行业的产业链上游,是大多数电子产品所必须的零部件,产品的定位决定了市场的需求和商品定位。哪怕是整个行业有所起伏,但在任何时期都需要这种产品,无非是需求量的多少和产品价格的高低,而三星敏锐的观察到了这一点,抓住了并占领了这个市场,无异于为三星的未来,铺好了道路。所以从一开始,三星在半导体产业的策略,就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不惜一切代价,哪怕忍受长达十数年的亏损,也要坚持下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没有看到任何迟疑、犹豫、胆怯和瞻前顾后。在这几十年当中,三星一定遇到数不清的困难和其他行业的投资机遇、发财机会。但是三星对于半导体行业的执着却从未因此动摇过。可以说,三星能够成为半导体的霸主,首先就得益于两李的战略眼光。当然,李氏父子作为企业家,那种钢铁般的意志,也是值得赞扬的。他们的成功也能被归根于对三星企业的绝对控制力。李氏家族始终牢牢控制着集团的决策权,他们的坚持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困难,都能在公司层面得到坚决的贯彻。除了企业的努力之外,韩国政府和整个韩国民众的支持,不可或缺。韩国政策从整个国家政策的顶层设计上,就能真正着眼于培育发展有国家长远竞争力的产业。谈到这里,就不得不说三星在企业竞争中所运用到的另一种策略:智猪博弈。

暂时禁止评论

微信扫一扫

易采站长站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