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华为小米OV手机AI大战,这些AI技术公司才是幕后帮凶!

2018-05-11 21:04:04 来源:易采站长站 作者:冬梅

在被问到“手机厂商合作伙伴有哪些?”时,旷视的公开宣传口径为:华为、vivo、小米、锤子、美图、联想等国内主流手机厂商。而商汤的公开宣传口径则为:华为、OPPO、小米、奇酷、努比亚等国内主流手机厂商。

看似平分秋色,甚至有点高度重合、老虎老鼠傻傻分不清楚,不过如果我们把商汤和旷视与各大手机厂商的每项合作拆解开来,却发现其中仍旧大有门道。总的来说,旷视的手机AI技术主要集中在两大类:人脸解锁、相册聚类,并且已经取得了不少整机厂商的亲睐。而商汤的战线布局则更为广泛,成像、识别、AR等都有涉猎,但在整机品牌“圈地战”中表现较弱。

null


上图是据智东西行业了解及公开资料整理出的各手机品牌商所采用的AI技术来源,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旷视在整机厂商的“圈地战”中表现不俗,主打FaceID人脸解锁技术;相对而言,商汤所提供的AI技术更为广泛,在整机厂的“入口”圈地战方面并不激进,更多选择从较为长尾的软件切入合作,包括人脸识别、人脸解锁、AR等技术。

旷视CTO唐文斌曾经表示,“我们给几乎所有的安卓厂商提供的人脸解锁技术,同时我们也提供了基于手机单摄、双摄、或者更复杂情况的3D摄像头的影像处理技术,帮助你拍的照片能够更美,在vivo X21手机里面,就有旷视提供的3D打光技术。”

除了手机品牌商外,APP应用也是手机AI的另一战场。这一战场范围更广、用户更多,既包括我们常见的美颜、视频社交等,也包括了被旷视视为重点业务的互联网金融等,以下为部分APP采用的AI技术来源整理。

null


金融业务是旷视的主战场之一,落地的具体应用指的就是身份安全验证。目前旷视的主营业务包括AI+金融、AI+安防、AI+手机,旷视CEO印奇曾经表示,在互联网金融头部1000家客户中,80%至85%是旷视客户,包括分期乐、宜信、小花钱包等,能带来三四成收入。

当然,商汤科技也没有放过互联网金融这块鲜肉,据另一间人工智能技术提供方——云从科技金融行业部总经理张兴旺分析,在互联网金融这一块,旷视市场份额为50%左右,商汤在30%左右。

除了金融之外,AR也是一个具有不错潜力的领域——这是商汤占尽优势的战场。上个月,商汤与OPPO合作推出了AR开发者平台,能够为AR开发者提供各种开发工具包,目前入驻APP包括京东AR购物、王者荣耀AR、网易悠梦。

而商汤自家的SenseAR引擎则在2016年推出,据商汤CEO徐立表示,目前SenseAR已经覆盖超过90%的互联网视频应用,广泛应用于直播、短视频、美颜等AR应用,已经获得超过80%的亚太市场,算是商汤在手机AI领域的特色业务。业内人士对此的评价是,“(去年一年)赚了几千万,利润还是可以的,业务模式不算稳定。”



逐渐浮出水面的危机:客户变对手

早年间,旷视曾经宣布与蚂蚁金服合作,蚂蚁金服会在其产品中使用旷视的AI技术,蚂蚁金服也参投了旷视的C2轮融资。不过如果你现在打开支付宝的会发现,相关“刷脸”的页面底部注明了“蚂蚁佐罗提供技术支持”。

null


蚂蚁佐罗是蚂蚁金服孵化的科技平台, 2017年10月从蚂蚁金服中独立出来,成为独立的公司,蚂蚁佐罗计划打造金融级的生物识别平台,包括人脸识别、眼纹识别、声纹识别、指纹识别等技术。其技术除了在蚂蚁金服和支付宝中应用外,现在已经逐渐输出到肯德基刷脸支付、网商银行认证、刷脸取快递、刷脸酒店入住等场景中。

随着行业对AI技术重视度的不断提高,目前国内几个“巨头”APP(如微信、支付宝等)都开始逐步摆脱技术依赖,加大自研AI技术的比例,从BAT这种老玩家到滴滴、今日头条等小巨头,无不重金押注向人工智能。

除了APP厂商在加大自研AI的脚步之外,手机品牌商也不例外。

就在前不久的4月4日,OPPO宣布成立OPPO研究院,下设六大研究所,围绕AI、5G、影像处理和新材料新工艺等方向开展研究。

暂时禁止评论

微信扫一扫

易采站长站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