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最懂年轻人的OPPO,为何称“最大的对手是自己”?

2018-04-16 11:28:39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秋军

在OPPO的“方法论”中,还有两点同样重要,一是OPPO坚持全部手机由自主工厂设计与制造。很多互联网手机甚至传统手机品牌使用ODM“代工”,好处是降低成本和企业经营风险,但由此带来的负面效应也会转嫁到用户身上:比如发布所谓高配置旗舰产品之后3个月甚至半年还不能量产,品控难以把握导致品质不稳定,甚至因为制造工厂倒闭而陷入经营危机,以至于“每次发新品都像过企业生死关”。而OPPO采取全部由自主工厂制造模式,可以保证量产周期和质量品控,通过完善的线下+线上覆盖渠道,甚至在新品发布之前就完成量产和铺货,保证了新品发布会的3-4个月的黄金销售期可以充足供应。

另一个是OPPO营销上更懂得如何抓住年轻用户的关注热点明星和渠道,增强OPPO用户的品牌认同感和参与感,完成美誉度提升。比如产品方面主打手机的核心功能点,并且注重传递效能。根据今日头条公布的《2017手机行业白皮书》大数据显示,在2017年所有用户关注的手机热点词中,OPPO则在28个手机特性点中独占7个,包括定制IMX398摄像头、VOOC闪充、巴萨定制版、月牙弯等,OPPO显然相比其他厂商更懂得将产品卖点向年轻用户传达。

《壹观察》认为,OPPO的“方法论”并不复杂,就是来源于对年轻用户的痛点需求的深度洞察,同时并不基于表面思维,而是思考背后的产品、营销的“到位”逻辑,通过“纵向优化”不断打造超出年轻用户预期的产品。

从赛诺近两年数据来看,从OPPO R5开始,R系列已经创造了持续“千万台爆款”的业内记录。而根据Counterpoint公布的数据,2017年中国销量TOP1机型是OPPO R9S,创造了单款销量占比中国市场总销量占比的3%,这个数据实际上已经超过了位居TOP7品牌厂商的全年所有产品的销量,成为毫无悬念的真正的“爆款”机型。

OPPO的“到位”的原则,再次印证是被中国年轻用户普遍认同和接受的。

OPPO最大的对手

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在2017年出现了“掉头下滑”趋势。GfK在一份报告中称之为“红利真空期”,即5G、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进入成熟商用阶段前的低迷时期。

这也就意味着,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特别是中国市场从2017年一开始进入3-4年的整体下行周期,这是智能手机行业首次出现的状况。

据IDC统计数据显示,OPPO在2017年的销量达到1.118亿部,相比2016年取得12%的增长,进一步巩固了全球第四手机品牌的地位。但竞争激烈的智能手机企业从来不缺乏竞争对手,拥有2亿年轻用户的OPPO,更是成为众多手机厂商的首要竞争目标。

最懂年轻人的OPPO,为何称“最大的对手是自己”?

OPPO将其定义为“后智能手机时代”,并且思考其中的应对之策:新的市场环境,过往的成功经验都将不再适用,但如何获得更多年轻人的喜爱与支持,OPPO却并没有模仿对象 —— 最大的对手,是目前成功的OPPO自己。

OPPO这一判断非常清醒:PC互联网淘汰了顽固不化的传统企业,移动互联网又快速淘汰了不能快速转型的PC互联网企业,证明了越是在某一个时期的行业成功者,转型的动作和阻力都会越大,其中产品竞争力逐渐丧失是最核心原因,而沉迷于成功思维不愿改变往往是最初的那块“多米诺骨牌”。

OPPO的决定是除了“本分”的企业文化和产品“初心”,不在内部设置定任何的限制与桎梏,从四个维度全面拥抱变化与革新:

最懂年轻人的OPPO,为何称“最大的对手是自己”?

OPPO副总裁吴强在春季新品媒体沟通会

加速研发驱动。注重“开发”与“研究”并举,前者是OPPO长期以来坚持的围绕消费者的核心需求进行产品技术的开发,后者是未来科技的探索,注重的是长期投入与布局。要知道,一个手机企业的技术能力是在长期积累中形成的,并不存在一蹴而就。OPPO从智能手机转型初期就是非常重视研发和专利的手机企业,除了拍照和VOOC闪充创新,OPPO获得2015年企业发明专利申请受理量通信专业类第二名,2017年更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量第二名,目前专利申请公开和授权量达16745件,位居中国手机企业前列。

暂时禁止评论

微信扫一扫

易采站长站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