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vo屏下指纹解锁新姿势 论指纹位置的改变
2018-04-06 16:54:34 来源:易采站长站 作者:王丽

机身背部中上区域:更为人性化的解决,但会受制于操作环节
相比大屏正面的“抓不稳”和超薄侧面的“扫不准”,在后背开窗毫无意外的是一种比较均衡的解决方式,在能让屏幕占比尽量做大的前提下、能让屏幕尽量的也做大。同时由于是在背侧识别,多数人会下意识的使用食指来开启,而食指的指纹面积相比拇指的面积大大缩小,可以尽量的达到精准。
但同样的,背部指纹识别也存在着一些“小缺点”比如手机放置在桌面或者床上无法直接解锁;比如在一个大量选用玻璃/纤维机身的时代,通过背部中间的开口造成的强度下降。目前看来,背部解锁是一个不错的折中选择,但是还远不是最佳的解决方案。
这一段时期的发展,可以说是一段邓拓笔下《从三到万》的典型事例,这次是一次指纹识别广度的突破性追求,让人人都可以用上靠指纹刷开的手机。按照成熟推进的Tick-Tock方式而言,下一次的变革,应该是在深度上更进一步。
小隐隐于背,大隐隐于屏
在2017年6月,vivo展示了屏幕指纹技术。
在2017年9月,iPhone全新手机取消指纹识别,转为面部识别。
在2018年1月,vivo推出了旗下第一款屏下指纹识别的手机X20PlusUD屏幕指纹版。
在2018年3月,vivoX21在再次优化屏幕指纹识别后推出市场。
这两则消息,可以说明一个手机指纹识别带来的隐忧——当手机的指纹识别普及遇上全面屏的美,那么要么妥协于其中一项,要么在保留指纹与全面屏的基础上走出另一条路,将这两者合而为一,于是,全新的指纹解锁形式——屏下指纹来到。

屏下的解锁基于屏幕指纹传感器采用光电指纹识别技术,识别原理是利用OLED显示屏像素点发射出的蓝绿光照射手指,将指纹纹路照亮,根据不同纹路反射光线不同的原理,捕捉生物信息。然后这些载有生物信息的光线反射穿透屏幕,返回指纹识别芯片。指纹识别芯片根据反射光线形成指纹图像,经过软件处理和算法对比进行比对识别。屏幕指纹解锁的时候,需要消费者将手指紧紧贴合在玻璃上才能获得有效反射。
相比前一段普及化的量变,以vivoX21为代表的屏下指纹手机的出现,可以说又进一步推进了指纹识别的质变。诚如我之前说过的,如果每一次改进都是对操作体验的一种突破性的追求,每次都是发现了局限然后变得越来越好,那这一次的改变在未来看来,则是一次对于极致的极限尝试。
下一次的改变,会在哪里?
如果从西门子工程机算起,那么手机与指纹的这条路已经走了不下20年;
如果从Shift双系统平台算起,那么智能手机与指纹的这条路已经走了整整10年;
如果从MotorolaArtix4G算起,那么Android智能手机与指纹的这条路已经同行7年;
如果从vivoX20Plus算起,那么Android智能手机与屏下指纹识别的故事也开始了接近2年。
感谢这些先人一步的厂商,是他们将他们的尝试,变为整个市场的常识。科技以人为本的slogan虽然已经再也听不到原味的播送,但我们却能在一次次手机的改变中得知,它的便利离我越来越近。下一次的指纹改变,会在哪里开始?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00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