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懂三星 Galaxy S9/S9+ 的可变光圈是噱头还是拍照黑科技
2018-03-23 18:17:5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冬梅
从用户层面来说,用户并不在意新功能是如何实现的,而更在意功能表现是否令人满意,所以,能够满足一些小众玩家的需求固然是锦上添花,但是否有更广泛的应用价值,这还需要从实用性角度来看。
以近两年最受追捧的双摄结构摄像头来说,虽然这同样需要对手机的内外部结构进行一次重新调整,但我们还是看到有越来越多的手机先后用上了双摄像头。这显然不是因为“摄像头越多看起来就越厉害”,而是双摄像头确实衍生出很多大众喜爱的新玩法。
我们现在能够看到的,就有包括图像增强、黑白组合、AR 游戏等基于双摄衍生出来的新特性,但要说应用最广泛的估计还是背景虚化了。经过这一两年的发展,如今用手机拍虚化照片已经变得十分轻松,而且带来的用户体验并不差。
尤其是在人像拍摄上,基于双摄虚化的人像样张相比以前有了飞跃式的提升,消费者可以很轻松的拍出“媲美单反效果”的浅景深效果,在拍摄的题材上也多了一项可选玩法,这种满足感和成就感,是以往靠单颗摄像头所无法实现的。
另外在去年的 OPPO R11s 上,我们也看到了名为“根据光线不同,智能切换不同规格摄像头”的用法,和现在三星 Galaxy S9 可变光圈所追求的目的十分相似。OPPO 的做法是在白天选用 1600 万像素的摄像头,暗光环境则会切换使用另一颗 2000 万像素的摄像头,依赖“像素合成”这种类似多帧合成的技术重新生成一张新的照片,带来更好的成像效果。
但可变光圈能够带来类似双摄的玩法质变吗?估计还谈不上。从爱范儿为三星 Galaxy S9 拍摄的样张情况看,暗光环境下 f/1.5 的大光圈已经可以保证足够稳定的成像表现,所以我们一般不会去选用更容易拍糊的 f/2.4 这一档。而在光线条件足够好的场景下,三星 Galaxy S9 则会自动切换为 f/2.4 的光圈进行拍摄,以保证足够的锐度。
但对比日间样张看,这两档光圈值的小图观感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只有放大对比才能看出对景深范围的影响,可如果追求的是更好的虚化效果,在 S9+ 上完全可以直接使用双摄模式进行拍摄。
这种变化不大的情况很难不让人产生一种观点,即在手机传感器体积过小的情况下,比起花大精力解决结构问题,倒不如将成本用在算法上:比如色彩表现,比如白平衡准确度,比如 HDR 成像品质等,用户应该会更关注这些方面的进步。哪怕是只依靠 f/1.5 这一档光圈值进行拍摄,我相信也不会让三星 Galaxy S9 的成像表现就此退步。
但对于注重手机摄影的用户而言,专业模式下灵活选择两档光圈值,的确可以在一些特殊场景中拍得更好。比如在微距题材中,如果当时场景光线足够好,换用小光圈可以让食物等这些主题更清晰,又或者是配合三脚架用小光圈去拍摄一些长曝光的车流夜景。
至于对大部分用户来说,三星 Galaxy S9 的可变光圈在普通模式下则是全自动切换的,这种既不需要牺牲其它体验作为代价,多加一档光圈又可以带来一些进步,何乐而不为呢?
最重要的是,本次三星 Galaxy S9 的可变光圈是靠物理层面实现的,这种结构上的精密变化或许比单纯的样张提升来得更有意义。它让我们看到了在消费级手机产品上进一步接近微单相机性能的可能性,相信也会对以后的手机摄像进化带来一点新的启示和想法。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00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