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文看懂三星 Galaxy S9/S9+ 的可变光圈是噱头还是拍照黑科技

2018-03-23 18:17:5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冬梅

一文看懂三星 Galaxy S9/S9+ 的可变光圈噱头还是拍照黑科技

2018-03-23 16:00 来源:爱范儿 摄像头 /三星 /手机

原标题:一文看懂三星 Galaxy S9/S9+ 的可变光圈噱头还是拍照黑科技

在智能手机的拍照水平愈发提升的今天,使用手机拍照已经是信手拈来的日常操作,而拥有一部旗舰手机——尤其它还处于智能手机拍照第一梯队的情况下,更是会让拍照变得非常舒服自在。

如今各大手机厂商都在更好的拍照体验上不遗余力,只是当“像素越高拍出来的照片越好”这个宣传概念逐渐被越来越多的用户识破后,光圈大小、传感器体积等专业信息也成了现在购机的重要考量指标。

从近几代三星 Galaxy S 系列的拍照表现来看,其素质之优秀也是有目共睹的。无论是元器件用料还是算法优化上,其它同期品牌旗舰机型能够有一项分庭抗礼都是屈指可数,更不要说全面超越了。

为了坐稳头把交椅,三星也从未停下脚步,几代 Galaxy S 手机也一直在挑战手机光圈的极限:S6 上我们看到了 f/1.9 光圈,到了 S7 上变成 f/1.8,S8 上为 f/1.7,到了 S9 进一步发展到 f/1.5。

虽然单从外观上说,今年的三星 Galaxy S9 系列和去年的 S8 并没有什么大变化,但拍照依旧是本次最大的升级。Galaxy S9 和 S9+ 两款手机的 1200 万像素主摄像头均配备了可变光圈结构,其中 f/1.5 适用于弱光环境,f/2.4 则适用于强光环境,两个档位自动切换,以便更好地对应不同场景下的拍照需求。

(图片来源:DIGITAL process)

大光圈的优势自然不必说,光圈越大,同等曝光时长情况下不仅快门速度更快,还能够获得一定的浅景深以突显主体;另一方面,手机大光圈的价值更多是为了提升暗光条件下的亮度和出片率,对于手机样张尤其是暗光场景来说,如果连人脸都看不清的照片,就算噪点控制得再好,意义也不大。所以大部分人现在在评价手机暗光场景样张时,往往都会认为“拍得清不如拍得亮”。

但在光线条件非常好的情况下,如果想要整张照片都非常清晰,小光圈反而是更好的选择。所以本次三星也选择引入了一个小光圈来应对日间场景的拍摄,也是对大光圈的一个互补。

从 JerryRigEverything 和 iFixit 的拆解报告中,我们可以很清晰地观察到本次三星 Galaxy S9 系列可变光圈的内部结构,它的后置 1200 万像素主摄像头使用的是 C 型环状双叶片结构,通过独立模块来驱动孔径大小的改变。但因为装配在摄像头中的叶片数量较少,这也大大降低了光圈的变化自由度。

从原理上来说,镜头中可调整的叶片越多,能够实现的光圈孔径大小也有更多的选择,结构上也要更为复杂,反之亦然。所以在双叶片结构下,三星 Galaxy S9 只能在 f/1.5 和 f/2.4 光圈这两个固定档位进行切换,并非在一段光圈值范围内实现自由变化。

严格意义上来说,三星 Galaxy S9 系列并非是第一款使用可变光圈的手机产品。在去年的三星 W2018 中,我们便已经看到了三星在可变光圈上所做的尝试;追溯到更早一点,诺基亚时代的 N86 也曾配备过三档可变的光圈。

但和日渐普及的双摄像头相比,可变光圈在主流品牌上的使用案例非常少,这可能依旧和手机内部紧缺的空间有关。出于节约内部空间的考虑,常规智能手机更倾向于采用定焦定光圈,所以光圈和焦距都是固定的;就算是选择了可变光圈的三星,双叶片结构也同样没有做得十分激进,相对在体积和厚度上也变得更容易控制。

此外,一些手机产品为了解决光圈不足的问题,也催生出类似“电子光圈”这种依靠多帧合成的方式,来实现小光圈长曝光的拍摄效果。但软件模拟自然有不足的地方,像景深这种效果就无法很好模拟出来。

暂时禁止评论

微信扫一扫

易采站长站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