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音乐平台上市潮:从Spotify到苹果 巨头为何盯上它
2018-03-16 12:53:02 来源:易采站长站 作者:王振洲
苹果、亚马逊、腾讯、阿里巴巴、Facebook等互联网巨头都开始向在线音乐领域砸钱。Spotify的招股书已经让我们看到,想要在这一新兴市场赚钱并不简单。那么,巨头们会如何从中获利呢?
打响第一炮的是Spotify,你可能并不熟悉它,不过它是全球最大音乐流媒体服务供应商。2月28日,Spotify向美国提交了上市文件,股票代号为“SPOT”,计划筹资10亿美元,预计Spotify将于4月第一个星期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据路透社计算,基于私人交易,其价值约在190亿美元。
紧接着则是拥有QQ音乐、酷狗、酷我、全民K歌等众多明星产品的腾讯音乐娱乐集团(Tencent Music Entertainment,简称TME)。彭博社早前报道称,腾讯音乐是2018年最受期待IPO之一,预计融资至少10亿美元,公司估值达到100亿美元。而公司目前最新估值达到123亿美元。
苹果公司旗下的Apple Music价值约为100亿美元,预计2017年的营收约为20亿美元,同比增长91%。

全球在线音乐主要竞争者
眼下,苹果、亚马逊、Youtube、腾讯、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巨头都在发力在线音乐流媒体。就目前的体量来看,Spotify、腾讯音乐TME、Apple Music明显位于第一梯队,超过其他竞争对手。
然而Spotify的招股书已经显示,想要在这一新兴市场赚钱并不简单。那么,为什么这些巨头们都争先恐后地进入在线音乐行业呢?又为何这些在线音乐公司估值那么高呢?他们究竟如何赚钱呢?
在线音乐行业普遍未突破盈利平衡点
Spotify一直是全球音乐流媒体服务的榜样。其数据之华丽让人顶礼膜拜:为61个国家及地区提供服务、1.59亿月活跃用户、7100万付费用户、超过3500万音乐内容、用户播放音乐总时长403亿小时、近70%的全球音乐版权……
而Spotify申请上市后,这家公司的招股书自然成为窥探在线音乐流媒体行业最好的一份文件。
翻看文件发现,Spotify目前仍未突破盈利平衡点,还处于“赚得越多,亏得越多”的境地。2017年,公司收入约50亿美元,但亏损达约15亿美元。

Spotify公司财务数据
流媒体行业是规模经济特别明显的行业,前期靠成本端的巨大投入吸引付费用户,达到一定规模,突破盈亏平衡点之后,用户增长将带动利润的强劲增长。
Spotify是免费增值商业模式的标准范例。免费用户可以在Spotify随机播放,但有广告,不能切歌、不能下载、仅能播放普通音质音乐。付费用户则相对应能享受上述权益。目前付费用户会员收入占了公司总收入的90%。

Spotify付费用户规模
几十年间,音乐媒介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不变的是控制音乐版权的唱片公司。占比八成的巨额版权成本,以及此前一笔可转债投资融资成本是主要开销。
不过Spotify的毛利润的增长比较健康。2015年至2017年,毛利率由12%上升至21%,以版权费用为主的内容成本在营收的占比逐渐降低。
巨头们为何依然爱听在线音乐?
在打音乐流媒体播放兴起前,苹果的iPod+iTunes模式在数字音乐市场处于主宰的地位。苹果2015年推出的Apple Music订阅服务,更多是为了完善自身生态。
2018年2月,据CNBC报道,苹果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Tim Cook)表示,该公司并未想要通过音乐业务赚钱,其对HomePod智能音箱以及Apple Music服务进行的投资旨在“做正确的事”。

Spotify是Apple Music的最大竞争对手
用户只有购买才能开始收听或下载Apple Music,而苹果用户普遍具备一定消费能力,因此苹果进入流媒体音乐市场有着别家无法比拟的优势。
亚马逊的Amazon Prime Music则是软性捆绑付费模式。十年以来,亚马逊已经从一个以免费物流为卖点的购物网站,变成一个功能全面的会员制产品,这其中还新增了视频流媒体——其中包含许多独家内容、电子书、无限制的照片存储、音乐等功能。
亚马逊利用音乐和其他Prime功能,来鼓励消费者留存更长的时间并支付更多费用。还有不同的是,Amazon Prime Music可以反哺亚马逊的Echo智能音箱。比如当用户跑步的时候,就可以呼唤Alexa让它放首欢快的歌;而当用户开车的时候,又可以让Alexa放一首轻松的歌。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00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