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创始团队成员:解读微信团队的实验室文化
2019-10-30 09:30:17 来源:行者慎思 作者:于丽
微信团队在做微信之前做的是QQ邮箱。QQ邮箱里面有一个功能叫“邮箱体验室”,用户在这里开通一些新奇的功能。
QQ邮箱正是靠一次次的实验,尝试各种功能,才从一个烂到没人用的鸡肋邮箱,慢慢变成雄踞行业第一位置的七星级邮箱。
而微信从创始之初,就一直在继承QQ邮箱的“遗产”,从邮箱的QQ对话功能到微信的“QQ离线消息”,从邮箱“漂流瓶”到微信“漂流瓶”,从“附件收藏”到“微信收藏”,从邮箱的“阅读空间”和“邮件订阅”到微信的公众号……
同样的,微信也继承邮箱的体验室,有了“第一个实验室”,那时的名字叫“插件”。
所谓插件,就是把功能选择的权限给到用户,用户觉得喜欢和需要,就“安装”插件,觉得不需要,就“卸载”插件。
而开发团队届可以通过看用户安装和卸载的情况来决定插件的去留。
于是,有的插件试着试着就变成不可插拔的功能了,比如朋友圈,现在已经不能卸载了;
有的插件试着试着就不见了,比如微博阅读。
后来,大概在 13 年,微信5. 0 发布前后,微信插件改叫“功能”,深埋在微信的设置选项里面。
因为随着微信用户量的增长,用户习惯的改变,早期的那些插件功能已经被证明不需要了,但又有个别老用户在用,不好删除,就把它们的入口深埋起来。比如语音记事本、QQ离线助手、QQ邮箱提醒、群发助手。
这个修改,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微信的第一个实验室时代结束了。这一轮实验,基本伴随着微信团队在移动互联网的探索和成长。实验之后,微信也奠定了它的行业地位,所谓的“移动互联网船票”。
在这之后呢?
2013 年 8 月微信5. 0 发布,发布了游戏中心、微信收藏、微信支付、表情商店等重磅功能。在此之后,微信一直就没有发布什么大功能。
一年后的 2014 年 9 月,微信6. 0 发布,主要是小视频和微信卡包这两个功能,这两个功能又不怎么成功。
一直到现在,微信的版本号还停留在6.x上。
是这几年微信团队不努力么?
显然不是,从6. 0 至今,微信不但倾团队之力发布了小程序平台,还发布了近 30 个小版本。
在这些小版本里,微信团队一直在给过往的功能做优化,做小修小补,也做一些新的尝试,比如搜一搜、看一看的原型:“微信全局搜索”、“朋友圈热文”就是在某个小版本中发布的功能。
微信团队想默默发布,看用户反馈,然后再进一步优化。
很多人讲是因为微信团队“克制”,但与其说克制,不如说“不确定”。就是微信团队还没有想清楚。
想清楚显然太难了。当家难,当这 8 亿活跃用户的家是难上加难,难的 8 亿次方。
- 热点聚合: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00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