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创始团队成员:解读微信团队的实验室文化
2019-10-30 09:30:17 来源:行者慎思 作者:于丽
什么叫交互上的突破性创新,我拿微信支付作为例子来说说。
微信支付 13 年发布时,大部分的设计是参考支付宝的,但有一个功能却让所有人惊艳,那就是 6 位数的密码。
在此之前,用户用支付宝付款,需要输入一个非常复杂的“登录密码”,然后输入一个同样非常复杂的“支付密码”,再然后还要输入银行发送的验证短信的验证码,在这个过程中还可能要选择哪一张银行卡或者支付宝余额来支付,要选择是否使用优惠券,是否使用支付宝红包,是否使用集分宝……这是极其复杂的流程,用户通常需要五六次点击才能完成支付,小白用户显然应付不了。
而微信把这个流程简化为一至两步:使用默认银行卡支付,直接输入 6 位数字密码完成支付,如果金额大的话也只需要再输入短信验证码而已。这大大降低了用户使用移动支付的学习成本。
正是这个功能让支付宝团队措手不急,对整个产品设计大改特改,也才因此对微信产生了无限的畏惧,并做了很多的社交尝试。
也只有这样的创新才能掀起一场波澜壮阔的支付大战。
(3)微信并没有准备好做一个真正的浏览器,也就没有准备好去承接搜索功能。
微信在设计时,对页面的跳转有一个规则:从哪里来,回到哪里去。也即是:你点开某个页面,点击它的左上角返回时,就回到上一个页面,不管你打开多少层页面,都是如此。
比如,你从页面 1 进入页面2,再进入页面3,然后页面4。这时你想返回到页面1,你就必须点返回,回到页面3,然后再返回页面2,再然后才能看到页面1。
既然如此,如果微信加上外部搜索功能,那就冲突了。
我们都知道通常在PC搜索时,用户的习惯是:先打开第一个结果,发现不满意,关掉(或者不关掉),回到搜索页面,点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如果第四个里面有内容符合,则会在第四个页面里面不断再点击,再打开。
如果你在这种循环打开网页的过程中,来了一条微信新消息,怎么办?如果让你打开新消息,那么搜索结果就全没了。如果不让你打开消息,坚持让你搜索完信息,导致你漏了信息怎么办?如果那些因此导致回家要跪搓板的男士们找上门来怪罪微信,怎么办?
相信大家常有这种体会:在朋友圈或者公众号里面看文章,看了一半,有新消息来了,到底出不出去看,这是一件每天都在发生的烦人的事。
这个问题由来已久,只是做了搜索必然加重。所以,这里需要微信团队把整个逻辑重新设计。这又需要时间,而且可能是很长很长的时间。
这此之前,就需要实验室了。
三、微信团队的第二个实验室
微信团队的基因里原来就有实验室文化的,这个要从微信的历史说起。
- 热点聚合: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00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