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微信创始团队成员:解读微信团队的实验室文化

2019-10-30 09:30:17 来源:行者慎思 作者:于丽

这就是——恶心用户,成全自己——的焦虑感。

而小龙评审微信的功能有一个习惯:不看原型图,不看设计稿,也不看Demo,要体验前后台代码开发好后的产品。这就意味着:如果一个功能在给到用户之前有过n个方案,则前后端开发人员已经开发过n个版本的代码。

如果你从事互联网行业,特别是在创业公司,你肯定会知道:这是极大的资源浪费,并且对开发速度和质量要求都非常高,还很考验开发团队对产品经理的信心和耐心——他们只会认为这个什么都不懂的产品经理整天在瞎改。

但是微信团队做到了,经常是昨天半夜开产品会,想出了一个方案,今天半夜就能体验这个新方案,并且把它否掉了。

正是因为一直坚持这种做法,所以微信的每一个功能都是深思熟虑、高度试错过的,一经发布就几乎不用修改。

比如朋友圈,微信团队默默地倾团队之力开发了半年,做了 40 多个版本才终于确定发布。而在朋友圈发布之后,它基本就没怎么修改过了。

这是不变的底气。

……

变与不变,恰恰就是“恶心自己,成全别人”,或者叫死嗑我们,愉悦你们。

PS. 所以有些创业团队想找我去跟他们分享微信团队的工作方法,我就跟他们说,微信的做法是学不来的——如果像微信团队一样去折腾开发人员,大概你们的产品经理活不到版本发布……

二、微信是否准备好“对抗”百度?

我认为完全没有。

微信做搜索的优势无非是:

    微信自有内容,也就是微信的聊天记录、朋友圈消息、公众号文章,这些都是封闭在微信系统内的信息,除了搜狗这样的合作方能搜索到公众号文章外,其他公司是完全没法触及的;微信庞大的用户量和用户活跃时长,使得大部分用户的时间都停留在微信里面,而聊天记录等的搜索功能已经给用户做了初期的用户教育。如果微信能提供一个相当于甚至优于百度搜索的搜索结果,肯定能够大量抢占百度的搜索份额。

但这两个优劣完全弥补不了它的劣势:

(1)在微信外的全网数据方面,微信没有基础,借助搜狗的技术和数据支持是能做的,但跟百度相比较,数据量少,信息检索的算法也没法比,赶上还需要时间。

我这两天找了微信搜索的产品经理,还有在百度、搜狗等几个搜索平台工作过的几位朋友探讨了这个问题,大都持这个观点。

(2)移动端搜索的各个产品目前还沿袭着PC搜索的体验,主要靠打字搜索。而语音搜索、图片搜索虽然有几家做了尝试,但搜索的体验和效果都不够好,所以这里需要产品创新,针对移动端的创新。

我想,微信团队如果要重仓移动搜索,那就必须在前无古人的路上,找到一种交互上的突破性创新,也还是需要时间。

暂时禁止评论

微信扫一扫

易采站长站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