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半年报:高位震荡等待秋季指引
2018-07-15 01:03:53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王丽

梨、红枣、葡萄、桃、弥核桃、柑橘产量均出现快速增长,特别是柑橘及猕猴桃,短短五年时间产量翻了一倍以上,猕猴桃实际超过300万吨,柑橘一般在5-6年进入丰产期,2017/18年大丰产,广西砂糖橘价格从往年的2.5-3元/斤暴跌至0.8-1元/斤。苹果新旧接轨期,更多的受到夏季水果的冲击。
2018年春节期间由于广西、广东砂糖橘产量爆发性增长,砂糖橘价格跌至了近几年的低点,大量挤占了苹果的市场需求,其他水果方面台湾青枣产量也出现大增,价格极低,替代成为当前苹果消费下降重要因素。
三2018-2019年度苹果供需
1. 苹果供应情况分析
清明节前温度较高,花期提前,所以清明节期间温度骤降至零下,尤其是4月6日、7日凌晨,西北强冷空气急速南下,气温骤降,降幅8-18度。我国北方果品产区普遍发生低温伤害,其中甘肃、宁夏、陕西、山西的果树受害最为严重,新疆、河北、河南、山东、辽宁冻害较轻。甘肃、陕西、山西、宁夏的田间樱桃、梨、桃子、猕猴桃、葡萄、柿子、核桃、冬枣、苹果等幼果、花蕾、花芽、叶片伤害明显。
西北地区苹果总体减产情况较为严重,但是从调研情况来看,灾区分布不均匀情况较为明显。今年清明节期间的冻灾对山东地区影响不明显。五一前后,正值烟台(山东主要产区)苹果开花阶段,此阶段为苹果坐果的重要阶段。五一前后烟台地区降雨较大,对当地的苹果坐果率形成较大影响。图7为卓创资讯数据,全国预估减产26.02%,表5为中国苹果网公布数据,全国预估减产42.6%。


2. 苹果需求分析

因为今年情况特殊,出现需求缺口。
根据usda平衡表推算,2018年理论产量为4600万吨左右。根据卓创资讯对产地的实际减产情况进行调研数据,推算2018/2019年全国减产30%,则2018年预估产量为3220万吨。苹果的减产势必会伴随着苹果价格的上涨,高价的苹果会抑制鲜食、加工和出口。
在考虑价格上涨的因素下,我们按加工320万吨,出口75万吨,损耗594万吨,新挂果面积100万亩折理论产量150万吨计算,不考虑鲜食变化的情况下供需缺口为903万吨。那么必须通过价格继续上涨降低鲜食消费量以及其他需求来弥补供需缺口。
鲜食缺口的替代一方面依靠价格上涨抑制需求,另一方面依靠其他水果的替代。
3. 供应变量
苹果套袋后需要重点关注的是7、8月膨大期还有9月后的着色期。
膨大期:阴雨会导致含糖量降低,品质变差;
着色期:阴雨天气会影响果实的着色和正常发育,大量降水,会造成大量裂果,降低产量。
四苹果期货交易逻辑
1. 减产
在大幅减产的基调下,上涨趋势已定,前期炒作4月霜冻减产,后期不断有冰雹等其他天气炒作,目前成为行情的压舱石,高位震荡1个月后,减产预期在下果兑现之前已较难刺激行情继续上攻。
除非在7-8月膨大期,9月下旬着色期出现更强力的全国性灾害。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00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