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公斤苹果拍卖出3.25万元的高价
2018-07-14 16:43:35 来源:易采站长站 作者:冬梅
此外,平陆果业人以“纸+膜”双套袋为核心,综合应用土肥水管理、花果精细管理、无公害病虫防治、果园种草覆盖、铺设反光膜、果实分批采收、产后处理及贮藏销售、技术服务网络建设、专业合作社及品牌建设等技术措施,推动果园科学化管理。
滴水见太阳。
陈东振是圣人涧镇槐下村一名资深果农。他的果园发展,可以映射出全县苹果的技术推广历程。
陈东振的9亩果园建于1993年,到21世纪初,当传统品种的苹果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渐渐削弱时,陈东振在县果业局技术员的指导下,开始对果园进行大刀阔斧的间伐。
经过6年的间伐,到2012年,他的果园从每亩111株果树减到了24株,果园通风透光条件得到改善,果树养分也得以集中供应。
2009年,乘着全县推广套纸袋的东风,陈东振的果园又从套膜袋转变成套纯纸袋。
“对于间伐的果园,一亩地能得到县财政补贴的两箱纸袋和两袋肥料,折合价值560元。”陈东振说,为保证果品质量安全,对于使用石硫合剂和波尔多液等无公害农药的果园,县财政还会拿出资金进行50%的补助。“连续5年是这样做的,这在全市都鲜有。”
“如果仅是外观好看,在果品质量安全方面做得不到位,那就会功亏一篑。县政府给予这么大的补助力度,就是激励果农要在苹果品质上下功夫。”陈东振说。
除此,平陆县还出台一系列措施,推进园区科学化管理。
——在果园设施条件改善上,果农利用省、市、县的项目资金,给果园搭建防雹网、防鸟网,完善水肥一体化配套设施。目前,全县搭建防雹网、防鸟网2000亩左右。
——在示范园区建设上,全县要求7个产果乡镇每年要建标准示范园区500亩—1000亩。现在全县共有13个示范园区。对于完成示范园建设任务的乡镇,县财政会另外给予补助。
——在新技术推广上,2009年至今,县果业局利用省、市、县的项目资金,先后购进了3台日本原装迷雾机,在病虫害防治上每台机器的功效相当于50个人工的功效。2017年又从捷克进口果园割草机1台。
——在乡土人才培训学习上,县财政每年拿出资金,组织乡土专家、苹果生产重点村果农、生产大户培训、外出参观,已先后前往陕西、甘肃、山东等果业主产区参观学习。每年培训300场次,接受培训果农达5万人次。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果农的经营理念已悄然更新,优质高效的生产理念也根植人心。
“以前,9亩果园一年顶多能赚三四万块钱,经过科学化管理,现在每年都能挣十几万元,2015年产量最高,效益高达28万元。”陈东振高兴地说,原来1000株果树都卖不到这么多钱,现在200多株却做到了。“关键是品质提高了。”
近年来,随着全国苹果出现供大于求的现状,平陆县苹果种植面积已从2011年的25万亩,压缩到了如今的19万亩,但这19万亩都在向优势区域转移。其中,海拔在800米以上的果园占了将近一半。
采收储存是保证
保证苹果品质,还有重要的一个环节,那就是果品的采收、储存和销售。
“苹果在树上时就分批采收。分批采收,就是一棵树上的苹果,达到质量标准的先采收一批,间隔几天再采收一批,而不是一次性全部采摘下来。”张贯中说,采收后要及时入库,县果业局给果农规定的时间是最好在24小时内入库,最迟不超过36小时。
“入库”指的是入恒温储存库或气调储存库。
恒温储存库就像一个大冰箱,也许很多人都见过,但提起气调储存库,知道的人并不多。在位于平陆县张店镇的山西阳煤新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就有这样一个储存库。
“气调库储存苹果的原理就是利用气体调控模拟苹果在果树上的生存环境,达到长时间储存的目的。”公司副总经理张宏炜介绍,因为气调库投资成本较大,在运城并不多见。公司于2015年投建的这个气调库能储存2000吨苹果,在全市范围内都比较罕见。用恒温冷库储存苹果,最多储存七八个月,苹果硬度就会下降,而气调库的优势则在于能储存一年甚至更长时间,苹果不会变质,更有利于保证苹果的品质。
从树上采摘下来的苹果,一部分会被放进冷库等待销售,另一部分则会直接进入市场。
针对直接进入市场的苹果,山西阳煤新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还投资700万余元,建了一条现代化的包装生产线。
这条生产线有多先进?
据张宏炜介绍,这是华北地区最先进的机械,它具有64种功能,不但能对苹果进行冲洗、打腊、烘干,还能按颜色、重量、有无伤损进行筛选。它不但可以做到苹果红度检测,还可以做到苹果无破损糖度检测,以及对碰、压伤果和病虫害果通过分选机分选出来,保证果实的品质。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00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