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和苹果让你少玩手机的真相和套路;数据泄露丑闻后,科技
2018-07-05 19:29:55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王振洲
谷歌和苹果让你少玩手机的真相和套路;数据泄露丑闻后,科技公民要喊出我们的宣言了 | TechBoard#13
2018-07-01 22:35 来源:极客公园 苹果 /谷歌 /手机
原标题:谷歌和苹果让你少玩手机的真相和套路;数据泄露丑闻后,科技公民要喊出我们的宣言了 | TechBoard#13
为什么谷歌和苹果纷纷推出「数字健康」来提醒用户用手机要适度?《上瘾》的作者认为这是大公司的「顺势而为」;一个用户难以对抗一个平台,但用户的集体意识可以让谷歌和苹果这样的公司「顺势」,因此一位「科技公民」对科技巨头发出了六项需求的《新科技宣言》;苹果低谷时期的一个研发小组是如何影响了苹果、互联网以及整个数字行业;以及微信这个「房间里的大象」……这里是TechBoard 第十三期。 TechBoard 是一个全球视野下,甄选每周重要科技评论的栏目。我们将以摘要的形式引入值得阅读的科技评论文章,并鼓励读者去阅读原文。
《谷歌和苹果想让你少玩手机的真正原因》

如今的互联网产品多为注意力经济导向而设计的,用户使用、停留时间越长,经济效益就越高。但这个月谷歌和苹果先后推出了「少用手机」的概念和「数字健康」的功能。如果说苹果更在乎你买不买 iPhone 而不是每天要用多久,那谷歌这种以服务为主要业务,广告占主要营收的公司为什么也要推出看似是「自断后路」的功能呢?
我们曾在TechBoard#12 推荐过《叛逆的开发者们试图用 App 们拯救我们的手机成瘾》,文章中提到了行为研究教授 Nir Eyal出版《上瘾》一书,来揭露互联网公司如何通过「引诱->行动->投资时间->可变奖励」四个要素组成的「上瘾模型」让用户在手机上欲罢不能。近日Nir 发文称,谷歌和苹果推出了鼓励用户少用手机的新功能的真正原因:对用户有利的做法对这些公司的底线也是有利的。
Nir 以上世纪 60 年代联邦法院规定所有汽车都要配备安全带举例,然而在法律出台前十几年,美国的汽车制造商就已经开始在车里安装安全带了,因为安全已经成为消费者选择汽车的重要考量因素,法律只是顺势而为。正如我们推荐的《叛逆的开发者们试图用 App 们拯救我们的手机成瘾》中提到的,数以千计的第三方应用开始帮助用户减少数字干扰,这些应用都大受追捧,背后反映的正是用户的需求,那官方为什么不也趁势而为呢?
科技和创新的发展必然会带有一些负面作用,就像发明轮船后随之而来会有海难一样,自动驾驶汽车的发展也难以避免几次车祸的悲剧。但就像某一家汽车制造商先在汽车里加上安全带一样,处于竞争的考虑,也要给产品加上用户需要的功能,哪怕短时间内会付出成本,那也比用户流失到竞争对手那一方更好。这就是 Nir 认为苹果和谷歌纷纷推出数字健康概念的真正原因。
就像汽车不会因为装上安全带,汽车制造商就没得赚一样。苹果以 iPhone 为核心来销售硬件,但谷歌同时也在把未来押在智能语音设备上,后者更倾向基于语音而非视觉的互动。如果谷歌认为这是一种更有前景的交互方式,那么减少「屏幕时间」并不会损害长期的利益,反而还能展示出「我们关心用户」和主张「人性化体验」的印象给用户。无论是防患于未然还是率先作表率,苹果和谷歌这样的「顺势而为」正是顺应了用户的意识,为自己在未来谋得先机。
原文链接:
一种关注:《新科技宣言》
最近两三年来,科技在「回潮」,人们越来越警惕于大公司给他们施加的迷幻剂。层出不穷的丑闻之后,各种「#DeleteXXX」成为了人们激烈但又松散的对抗方式。既然大公司视用户为集体大数据,那么用户通过集体回应来恢复二者关系的平衡难道不是更合理的方式?我们要理清的不只是「便利」与「隐私」的关系,更多的是「权力」与「责任」的关系。因此 Baratunde Thurston 近日发表了《新科技宣言》,从一个「科技公民」的角度对科技巨头发出了六项需求的宣言。
一,提供真正透明的数据收集和用途,包括哪些功能需要调用哪些数据,这些数据如何被用来获利。作者建议科技公司可以借鉴食品行业的做法,像建立标准的营养成分表一样建立「数据使用卡」。当整个行业都采用一套标准后,用户就可以像选择健康食品而非有害食品一样选择使用哪项服务了。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00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