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跑了?东莞赢了,某些二线城市房价再高有啥用!
2018-07-03 03:13:20 来源:易采站长站 作者:王丽
同时,华为松山湖终端总部项目,按欧洲小镇的建筑风格建设,分为12个建筑组团,分别模仿牛津、温德米尔、卢森堡、布鲁日、弗里堡、勃艮第、维罗纳、巴黎、格拉纳达、博洛尼亚、海德尔堡、克伦诺夫。
基地内有专用轨道车辆连接,将主要服务于华为智能终端总部、东莞松山湖基地的员工通勤,以及重要客户、合作伙伴的园区参观与商务洽谈。
杠杆游戏可没收华为的钱,也没收东莞的钱,但看看这个蓝图就明白,华为是认真的,东莞也是认真的。
网上就传,东莞会为华为提供3万套员工住房,价格便宜。当然,怎么分配,华为有自己的门槛,但目的就是让员工安居就业、更好工作。其实,这些东西很多二线城市招商都可以提供,也都是这么在做。
但东莞的成功就在于,其有强大的制造基础,研发成本、人员成本又比深圳要低,交通和区位毗邻深圳。既然招商引资的条件还这么优惠,你要是华为你选不选?
很多人、很多所谓的内地省会城市,对于东莞的强大制造能力或许有些看不起——甚至是不屑于东莞曾经的那些工业的,低技术含量、劳动密集,还有污染。
但是,很多省会城市忘记了,自己有数百万,甚至千万级的人口,其中农村常住人口都还有一两百、两三百万甚至更多。
这样的城市,从低端到高端制造业都是需要的。实话说,这个世界哪来那么多高端制造业,杠杆游戏有时候和朋友说,高端的企业数都数得过来。而东莞基本完成了城市化、工业化。
今天,一些省会有一定优势,也有一些总部经济和研发,很厉害。但想过没有,如果你地价也开始高起来,人力成本也不低,华为这样的公司选东莞、选你都差不多时。选东莞或者就近,是不是更符合企业和更多员工的期待?
3、抉择!没有足够多的产业,二线城市房价再高有毛用!
回到文初,杠杆游戏海龟博士说的,“不是深圳,没有华为,又没北京、上海的命,就不要把自己搞得跟美国一个房价。”
我告诉他,非也。很有用的,在我国,房价不高的城市会被认为没前途。没有高房价,哪来高地价,没有高地价,怎么修地铁搞基建,怎么把自己基础设施搞到世界级,包括怎么平衡债务?
上述杠杆游戏的解答,不是嘲笑,而是之于我们国情之下的实事求是。真的是这样。
但这个解释也是有悖论的,甚至可能最终也是不可持续的。
如果地价、房价足够高了,地铁基建也世界级了,意味着债务注定也是世界级了。实际上当下,我们债务水平,确实接近世界级了。
这个时候,怎么破?要么靠产业振兴,简单说就是处于全球产业的头部,这个时候你更多人都是高收入,都体面,高房价自然可以支撑。企业高运营成本也可以靠高技术、高利润来扯平。
总之一句话,你得产业足够多、足够强,像深圳、上海、北京一样,游戏才玩得转。但他们是有特殊历史原因的。
同时,问题是,别说内地城市,东莞以及珠三角、长三角大部分城市都还得依靠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你一个内地城市,难道直接跨越这一步?你几百万人都是靠高技术、搞高端三产吃饭?
是的,你可以用宅地和商业用地的高地价,来补贴产业用地,吸引产业,很多城市也都是这么在干,问题是,最终高房价会反映到一切成本上。何况,你的低产业用地价格,和各类招商引资优惠,各地都在出,竞争也激烈。
这个时候,你有没有足够多的产业,去配得上你的高房价、高地价、发达的地铁基建等,对了,还有债务,或许是个问题。
到时,被绑架的又是国家了。除了货币超发、通货膨胀,来抚平延缓债务,杠杆游戏实在想不到其他办法。
过去一些年,似乎就是这样。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00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