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华为徐直军:智能社会的万物互联离不开软件的发展

2018-07-01 21:54:17 来源:易采站长站 作者:王丽

华为徐直军:智能社会的万物互联离不开软件的发展


网易科技讯,6月29日消息,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今日在北京展览馆举行。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和北京市市长陈吉宁出席。在高峰论坛上,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发表主题演讲表示,华为一直把数字世界带入到每一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构建万物互联智能世界。并认为未来人类社会将演变为智能社会,万物感知、万物互联、万物智能这一切都离不开软件,软件能定义一切,我们进入了一个软件定义的时代。

同时,谈到制约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的关键障碍,徐直军表示,主要是几个方面,第一个是国内客户不接受软件收费,导致国内软件产品型企业无法形成商业模式,软件产业由于无法持续的研发投入造成无法可持续的发展;第二个是没法收软件年费,就把整个商业调整到基于软件定制的模式。这样来讲,又严重制约整个软件产品化的进展。第三个方面就是国内软件都在从小长到大的过程中,继续整个软件开发工具的升级,同时,国内本身基础软件操作系统数据库的缺失,更加带来整个生态链的缺失和产业链的缺失。

此外,徐直军也表示,华为云坚持不碰数据,不做应用。并进一步解释道,华为不做应用,就是不与所有软件开发上来竞争,使得软件开发商能够不锁定客户,不做股权投资,希望面向所有合作伙伴,面向所有软件企业都是平等对待的。

以下为华为徐直军的全部演讲内容:

徐直军:各位领导、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很高兴来参加第22届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我代表华为预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华为一直把数字世界带入到每一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我们认为未来人类社会将演变为智能社会,万物感知、万物互联、万物智能这一切都离不开软件,软件能定义一切,就像刚才尤副校长讲的,我们进入了一个软件定义的时代。我到华为就是做软件,目睹了我们的软件产业在华为的兴与衰。其实我也对整个中国软件产业的发展一直很关注,想利用这次机会来把我的一些思考跟大家来分享。

大家都很清楚,中国软件产业表面上看是很高速的发展,2017年中国软件产业的收入超过了5.5万亿,占GDP的6.65,规模上已经达到美国软件产业的一半。软件产业收入的增速达到了13.9,超过了GDP的两倍,呈现高速发展的态势。但是中国缺乏软件领域的领军企业,从软件产业链的角度来看,中国软件产业缺乏基础软件,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跟应用软件等等。我们是应用环节多,却无法独立构成整个的软件生态。

为什么中国不能出现特别成功的软件企业,为了更好回答这个问题,可以先来看一看软件产品类型,第一类是嵌入式软件,这点大家很清楚,把软件和硬件捆绑在一起,软件的价值主要是通过硬件来实现。第二类就是讲的纯软件,或者通用软件,价值实现方式是两种。第一种就是通过卖软件,现在是IT产业的主流方式。

第二个就是通过订阅的方式就是SaaS的方式实现价值。第三类就是自身不卖软件,而是通过软件来进行运营,通过后向来收费。这几类模式中,第一类嵌入式软件以及第三类的软件收费模式在中国发展比较好,今天重点讲的是第二类,根据企业软件标杆公司的收入显示,一直以来,软件更新年费都占软件收入的一半以上,是软件的主要收入来源,国内的软件占比远远小于这个海外行业,占比小于20%,我们经常很羡慕甲骨文,每年一开门一半的收入已经有了,但是在中国软件公司这一点没有这么幸运了。

我们从这点展开来看非常清晰地知道,制约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的一个关键障碍主要是几个方面,第一个我们在座的软件企业都很清楚,我们国内客户尤其不接受软件收费,导致国内软件产品型企业无法形成商业模式,软件产业由于无法持续的研发投入造成无法可持续的发展。

第二个方面来讲,大家没法收软件年费,就把整个商业调整到基于软件定制的模式。这样来讲,又严重制约整个软件产品化的进展。还有一个方面就是国内软件都是从小长到大的,都在从小长到大的过程中,我们继续整个软件开发工具的升级,以及国内本身基础软件像操作系统数据库的缺失,带来整个生态链的缺失和产业链的缺失。所以说这是我们历史上来看,中国软件产业出不了全球化领军企业的核心因素。

暂时禁止评论

微信扫一扫

易采站长站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