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vivo 发布的这项3D 超感应技术,不吓人但很实用

2018-07-01 19:38:25 来源:易采站长站 作者:王丽

原标题:vivo 发布这项3D 超感应技术,不吓人但很实用

vivo发布技术了,名叫 TOF 3D 超感应技术。

一年一度的 2018 MWC(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海吸引着全球的科技企业来参展,还与 vivo 有着不解之缘。去年,vivo 同样在 MWCS 2017 上发布了一项黑科技,目前已投入商用的屏下指纹。

vivo 发布的这项3D 超感应技术,不吓人但很实用

而今年,vivo 再次通过 MWCS 2018 将“TOF”带入了大众视野中。TOF,即 Time Of Fly(飞行时间),是一项深度摄像技术。大部分人会把它与火热的 3D 结构光技术对标,但前者更具有优势。眼下,小米 8 透明探索版还未发售,OPPO Find X 国内发布会即将开启,vivo 的动作颇有意味。

vivo 发布的这项3D 超感应技术,不吓人但很实用

即时 3D 建模

在 2018 MWCS 现场,vivo 的展台看起来与其它企业并无二样。仔细观察才会发现暗藏的玄机。

红色的 vivo NEX。

vivo 发布的这项3D 超感应技术,不吓人但很实用

用 44 台 vivo NEX 拼成的大屏幕。

vivo 发布的这项3D 超感应技术,不吓人但很实用

以及三台搭载 TOF 3D 超感应技术的工程机——展示了超强的即时 3D 建模和动作追踪能力。

vivo 发布的这项3D 超感应技术,不吓人但很实用

其中两台被包裹在厚厚的黑框里,在现场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我们可以在手机上完成对面部的扫描,等待数秒后,属于自己的面部 3D 模型便出现在了屏幕上。速度之快,用起来非常自然。之后用户可以对 3D 模型进行”美颜“调整,只要你愿意,年轻 10 岁都不是问题。

vivo 发布的这项3D 超感应技术,不吓人但很实用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两台分别用了两种不同的面部录入的方式:第一台是类似 3D 结构光录入的方式,直接手持手机,用户转头两次便能录入;第二台是被放在 360 度的环形装置上,通过工作人员的操作,让手机在用户头部环绕一周后,再将面部信息传输到另一台手机上,建立面部 3D 模型。环绕录入过程约 36 秒,传输不超过 5 秒。不过现场并未解答这两种录入方式有何不同。

vivo 发布的这项3D 超感应技术,不吓人但很实用

另一台工程机是暴改的 vivo X20,在“额头”上开了一个口。被放置在场馆中央,后面是一块超大的 LED 屏幕,参观者可在这里体验 MR 体感游戏。

vivo 发布的这项3D 超感应技术,不吓人但很实用

在屏幕左下方,我们可以看到 TOF 追踪的实时人体动作。从现场用户的体验来看,TOF 的动作追踪能力得到了体验者的肯定,陆续有人排队想感受一下新技术的魅力。

有效深度信息是结构光的 10 倍

这恐怕是大多数人都觉得恐怖的一点。TOF 可感应 30 万个有效深度信息点,是 3D 结构光技术的 10 倍,如此一来,所建立的 3D 模型更加精细,这也意味着识别规则更加“严格”,支付方面更加安全。

vivo 发布的这项3D 超感应技术,不吓人但很实用

同时,TOF 的工作距离相比结构光也更长,最长可达 3 米。

暂时禁止评论

微信扫一扫

易采站长站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