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花了,人跑了,“苹果装饰公司”跑路给顾客上了一课,装修
2018-06-29 10:45:44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王振洲
“苹果装饰公司”停工跑路之事仍在处理中,而这却给消费者敲响了警钟:装修款过早的支付给家装公司是不保险的。装修合同签了,装修队来了,装修款究竟该怎么付?记者调查发现,在装修款的支付方式上,各个家装公司可谓是五花八门,最高的首次就要支付装修费用的95%,最低的首次也要支付装修费用的40%。缺乏统一标准的家装市场,让消费者常常处于合法权益难以保障的尴尬境地。

“家装行业的水太深了!”提起给自家房子装修的经历,这是市民白女士想起的第一句话。
2017年,白女士购买了自己的首套房,二手房的原业主交付后,她便开始了装修之旅。经朋友的介绍,白女士通过水木社区寻找了一个互联网装修公司,999元/平方米的固定标准,一套房子下来的装修费就是65000元。“当时我也去家居卖场的实体店比较了一下,觉得这个价格不算太贵,也就没考虑太多就定下了。”白女士记得,签订装修合同的时候,家装公司就单方面约定了支付方式:装修合同签订后先支付第一期的款项,为合同金额的65%;施工结束验收后支付第二期的款项,为合同金额的30%;安装完成后支付最后的尾款,为合同金额的5%。
“这是不能更改的内容,必须要按照对方要求的节点和比例支付。”白女士说,自己也曾想过首期款是不是要少交一点儿,可对方提出了各种理由拒绝了,最终,她也只能遵照对方的意愿来,“后来装修过程中,我是真的有点后悔了,当初应该坚持一下的。”
令白女士最不满意的,便是工期拖延的问题。她说,按照装修合同的约定,竣工日期是2017年10月31日,但期间由于出了点变故室内门没能在10月前做好,她便和家装公司协商,是不是能改变一下当初约定的装修顺序,先安装已经到货的卫浴五金,最后再装门,为此,她愿意提前支付最后5%的尾款。“然而,5%的尾款也就3250元,人家压根儿都不在意,就是不愿意先装卫浴五金。”白女士说,她先后协商了多次,好话说尽,对方才勉强同意改一下顺序。“当时我就想,改一下顺序而已,对他们并没有太大影响,如果我手里有哪怕20%的尾款没付,他们都不会是这个态度。”
付完50%装修款工人却不上门相比于白女士,业主李女士当初装修时选择的是线下的实体家装公司,因此第一期支付的装修款比例要略低一点儿,为合同金额的50%,然而,支付完50%的钱后,工人却是等了三个月都不上门。李女士告诉记者,签合同的当天,工作人员带着她去看样板间挑选建材、挑选套餐后,给出的合同金额是4万多元。签合同的时候,就要求她在开工前支付合同总金额的50%作为首期款。“我说,为什么还没开工,就要我付2万块钱?他就说要买建材有材料费,也要给装修工人人工费用,所以必须先付50%。”
“结果你猜怎么着?我付完50%,对方就不见了。”公司向李女士给出的理由是近期装修工程较多,工人忙不过来无法给她家送材料,没有材料也就无法开工,“就这样,整整拖了我将近3个月,中途我真担心,这钱给的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支付比例装修公司说了算给家庭装修的装修款究竟该怎么付?记者走访发现,在家装行业,装修款的支付方式五花八门。总结来说,互联网家装公司的付款方式较为激进,签完装修合同之后就会要求业主支付首期款,多的超过总装修款的90%,少的也能达到总装修款的60%。深陷“柠檬树装饰”公司倒闭而一袋水泥都没看见的北京市民孟女士,在开工前就被要求支付了62210元装修款的95%。相比较而言,线下的实体家装公司则略好一些,签完装修合同之后,通常会要求业主支付装修款的40%到50%作为首期款。不过,无一例外的是,在装修款的支付节奏上,无论是互联网家装公司还是线下实体家装公司,都没有给予业主太多充分协商、共同决定的权利,几乎是家装公司一方说了算的“霸王条款”。
“家装公司都是通过配置大量现金流实现企业存活。”一位从事装修监理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家装公司的现金流来源,通常包括业主的装修金和材料商、项目经理的质保金。业主的钱是给材料商、项目经理的,但按照合同规定,装修公司和材料商、装修队之间也会留有一段时间的付款期,也就是行内所说的先干活再结款,在这期间资金便都集中在家装公司手中,没有审计、没有监管,也就给家装公司挪用资金、卷款跑路等留下了空子。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00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