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成下一个移动终端 BAT、华为、车企激战车联网
2018-06-27 00:37:44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冬梅
通讯层里,5G是车联网的最佳拍档,这也就促使了电信运营商成为产业链的天然参与者。通信运营商为车机与服务平台的通信提供了底层支持,从而构成车载终端与TSP(Telematics Service Provide,车载信息服务商)之间传递信息的通道。目前通信运营商在车联网行业架构中更多起的是提供网络服务收取资费的作用。 北美和日本都已形成较稳定的产业链格局,其中既有汽车厂商独立成为车载信息服务平台提供商,也有汽车厂商与电信运营商合作成立车载信息服务提供商的案例,如奔驰公司与德国电信的合作。韩国的汽车厂商和电信运营商分别在前装市场和后装市场确立了各自的领导地位。在后装市场中,韩国SK电讯直接扮演车载信息服务平台提供商的角色,该模式不受汽车品牌的影响,车载信息服务终端可拆卸,具有良好的灵活性。 在国内,车联网产业起步较晚,尚未整合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电信运营商在国内相关价值链上的发展空间较大。为了发展车联网市场,中国移动宣布将成立全国集中的“车联网公司”,作为中国移动在交通行业的销售支撑和建设运营主体,实现中国移动在交通行业的发展突破。 传感层主要用于链接车内外通讯,包括模块提供商、外部硬件提供商、RFID和传感器提供商,例如TelematicsBOX,简称车载T-BOX。对于T-BOX来说,由于其处于汽车前装市场及直接与汽车CAN总线相连接的特性,一般而言,汽车主机厂商会开放较为完备的总线数据及通信协议给T-BOX车机厂商,因此,T-BOX所获取的汽车驾驶数据较为完整,同时通信协议的开放也能使T-BOX实现远程控制等安防及便捷功能。 平台层主要包括车联网服务提供商(TSP)和系统集成商,很多整车厂商、终端产品公司或者互联网公司纷纷建立运营平台,用以提供远程服务。其上接汽车、车载设备制造商、网络运营商,下接内容提供商,通信运营商,并为车主提供增值业务。整车厂作为前装市场车联网服务的主导者,有先发优势,但互联网公司作为TSP的后起之秀,也在奋力追赶。 应用层包括智能终端和软件提供商、内容供应商,由车载终端主导,软硬件“通吃”是核心发展策略。中小创业企业多集中在这一层次,它们更多倾向于在垂直领域针对客户的痛点不断创新解决方案,以确立竞争优势。 平台商:车联网产业链占比最大的环节
中信建投指出,未来物联网设备层、连接层、平台层和应用层的价值占比分别为 21:10:34:35,平台层是产业链中占比最大的环节。车联网服务提供商(简称“TSP”)作为平台层的主要选手,可以获取车联网产业链条中潜在利润空间最大的一部分。 首先面对车主,TSP可以依托线上服务赚取增值服务费用,收获B2C中的利润;另一方面,在客户数量以及交互数据达到一定体量后,可以与政府机关、广告商、保险公司、物流公司等开展一系列的商业合作,拓展B2B业务。并且,TSP厂商依靠自身的大数据和云平台,积累相关数据资源之后,能够提供越来越精准的服务,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所有下游企业都会对掌握数据入口的TSP厂商产生黏性,TSP厂商将拥有更多议价的权力。 国内外参与车辆信息服务的企业主要是整车厂和互联网公司,它们都是各自领域的巨头。这主要是因为TSP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在市场初期变现能力弱,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持,长期的技术和市场培育对企业来说是巨大的消耗。 前装市场主要由整车厂主导,由于整车厂不愿意将自己的数据入口开放给其他厂商,整车厂以外企业从前装市场切入的较少。传统整车厂通过在旗下车型搭载自家品牌的车联网系统,利用捆绑销售的方式完成用户数量积累。虽然目前TSP服务无法为车企带来较高的实际收益,但能够积累大量的客户和数据资源,提升生态竞争力,战略意义不言而喻。 以苹果和谷歌为代表的科技公司早已在车联网TSP领域展开了布局,二者分别于2014年发布了Car Play和Android Auto平台。其中,Car Play支持语音控制、电子地图、车载电话等,目前已经应用于奔驰、法拉利、宝马、阿斯顿·马丁和捷豹路虎等部分车型。Android Auto平台同样可以实现语音控制,并且支持谷歌地图,现支持500多款应用。国内的科技巨头也都集中在车联网的平台层,依托各自的云平台,为车企和车主提供关于数据的增值服务。 中小创业公司齐集应用层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00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