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用5G的刀切下智能汽车的一块蛋糕
2018-06-25 03:06:24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秋军
基于这一商业逻辑,可以大概率预测,华为在未来智能汽车中扮演的是高科技层面的技术支持者,而非整车制造商。那么问题来了,同样是技术支持方,百度、华为,整车制造商会选择谁?
这就要从百度“阿波罗计划”说起。
2017年4月19日,百度发布了“Apollo”计划,根据李彦宏当时向外界的表述,“百度将向汽车行业及自动驾驶领域的合作伙伴提供一个开放、完整、安全的软件平台,帮助他们结合车辆和硬件系统,快速搭建一套属于自己的完整的自动驾驶系统。”

智通财经了解到,百度无人车于2013年开始投入研究,其核心技术是“百度汽车大脑”,包括高精度地图、定位、感知、智能决策与控制四大模块,然后通过AI系统将各类信息进行整合处理,以达到最佳的车辆行驶效果。
正如业内人士所称,百度无人车的最终目的在于用AI取代司机。根据百度此前的介绍,百度无人车的主要目的是为乘客提供更加智能、舒适、方便的乘车体验。
而这也符合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Not selling cars,It’s rides!”(不卖车,卖驾驶服务)
目前,百度在无人汽车系统研发方面已有建树。早在2015年12月,百度无人驾驶车国内首次实现城市、环路及高速道路混合路况下的全自动驾驶。2016年7月,百度宣布双方在乌镇景区道路上实现Level4的无人驾驶。
由此可见,虽然华为与百度目前未拿出可供使用的成熟产品,但从技术研发进程来看,二者皆为可选对象,那整车厂会存在选择困难症吗?
或许对于他们而言,同时接受华为与百度未尝不可。从产品研发角度来看,华为注重于5G技术,产品将主打高性能通信与车联网。而百度注重智能识别,产品则主打智能化车载控制平台。
从产品定位方面来看,二者虽然存在一定竞争关系,但同样存在优劣互补。从这一层面来看,华为在无人汽车方面受到百度的威胁可能并不大。
而对于同样在涉及智能汽车的特斯拉而言,或许华为目前并不需要上心。因为特斯拉目前并不涉及无人驾驶。
智通财经了解到,特斯拉Model S内置名为Autopilot的自动驾驶系统,主要针对的是驾驶者本身,该系统通过技术实现车辆的定速巡航、躲避障碍等功能,尽可能简化司机在驾驶中原有的操作流程。
与华为和百度产品不同在于,特斯拉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在于改善司机的驾驶体验,而华为和百度则致力于取代司机。
并且此前也有关于特斯拉自动驾驶出现车祸的消息,说明特斯拉在智能驾驶辅助方面的技术都尚未成熟。所以对于产品不在同一维度以及技术不成熟的竞争对手而言,华为可以选择性忽视。
根据预测,到2025年,联入5G网络的车辆将超过6000万,并且100%新车都将连接网络,实现“交通+智能”。若华为能够成功将这块5G技术的大蛋糕收入囊中,成为其中的龙头企业并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技术护城河,或许能让这家公司从一家优秀的公司变身成为一家伟大的公司。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00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