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跨越概念机直接量产,OPPO在Find X上为何如此自信?

2018-06-24 17:46:04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王丽

原标题:跨越概念机直接量产OPPOFind X上为何如此信?

跨越概念机直接量产,OPPO在Find X上为何如此自信?

最近手机行业里的一件大事,就是OPPO出乎市场意料的发布了Find X。如果你在一次发布会的背后,只看到了一款产品发布,几大卖点和诸多创新设计,那说明你还没有全面的看到OPPO这次的强大之处。实际上,这次Find X在手机业内引起的震惊在于,OPPO在结构如此创新的情况下,居然跳过了概念机阶段,直接进行了量产

现在的手机行业竞争,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这不是以前产品“设计+生产+定价”竞争的阶段,而是“创新设计+复杂生产”的阶段,这也是苹果在每次iPhone变更模具时都对生产很紧张的原因,因为结构的每一次创新,都会导致工艺的变化,令生产复杂性大幅增加。而OPPO的Find X,发布即量产,着实带来了震撼。

打破手机产业常规,跨越概念机凸显生产力优势

回顾过去,在11年前诞生的苹果iPhone,可以称之为智能时代的开启者。它是那个时代美学体验与科技探索的完美结合,也奠定了今日智能手机的雏形。然而正因为如此,可以说智能手机直到今天仍然活在苹果的阴影之下已经长达11年之久。

同质化这个词几乎在手机行业所有从业者而耳边萦绕,却一直没人知道该怎么样做到与众不同。尤其是国产手机,尽管经历了这几年的飞速发展,现在已经有了质的飞跃,却始终在苹果之后扮演追随者的角色,哪怕我们已经即将迈入5G时代,哪怕我们已经从一无所有到掌控5G话语权。当我们在某些领域越来越领先的时候,其他领域落后的地方给我们带来的只是更多的痛楚。

选在这个时间发布的OPPO Find X,它既打破了旧有的美学体验,又在科技探索上做了大胆尝试,这两者结合,加上这款产品正在5G即将到来之时诞生,注定它也会成为一个新时代的开启者。

就像当初moto、诺基亚以及苹果轮流引领整个行业一样,接下来领导我们的很有可能就是一家中国企业,很有可能就是OPPO。就像当初苹果用新的交互方式迎接即将到来的3G一样,OPPO也准备了诸如3D隐藏摄像头、100%全面屏体验、AI人工智能、3D结构光这样的新交互方式迎接即将到来的5G,并成为众多追随者模仿的对象。

OPPO所能做出的一切都源一点一滴的积累。科技进步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没有哪个品牌能够跳过量变颠覆一切。在OPPO Find X的背后,是OPPO强大的创新能力与深厚的技术积累。截止到2018年5月30日,OPPO在全球公开和公告的专利共计22370件,中国国内专利申请公开和授权数量共19067件,2017年成为中国专利授权量最多的手机终端公司。这都注定了OPPO有能力用一款颠覆性的旗舰引领行业未来。

跨越概念机直接量产,OPPO在Find X上为何如此自信?

OPPO Find X如同教科书般的让同行知道了什么叫做创新。除了创新之外,OPPO还展现出另一个让国内许多同行难以企及的优势,那就是生产能力。一款手机从发布到量产要多久?如果这是一款从未有过的创新产品,这个时间又要多久?

在创新的道路上,OPPO终结了一个概念,叫做“概念机”。OPPO Find X在海外的发布时间是6月19日,在国内的发布时间是6月29日,仅仅间隔10天。而如今如果访问OPPO官网会发现,这款手机现在已经处于预约购买状态,即便是双曲面屏幕、3D结构光、双轨潜望结构、Super VOOC等诸多新技术和设计的引入,也丝毫没有影响这款手机的量产。

实际上,手机大量引入创新设计,OPPO并不是第一个。随着竞争日趋激烈,许多品牌都开始逐渐在旗舰机上“加码”,于是我们陆续看到了一些设计独特令人赞叹的产品。但想要买的时候却发现并不那么简单,原来这些产品都被贴上了“概念机”标签,想要真正大规模量产,往往要很久以后。

OPPO曾经推出过概念机产品吗?答案是否定的。即便是产品的创新程度远超同行,OPPO仍然能把它量产出来。在自身技术优势之外,OPPO凭借的是与供应链的紧密合作,比如联合索尼首发R9s上使用的IMX398传感器、联合高通为基于骁龙660的R11提供定制优化,联合索尼首发R15上使用的IMX519传感器等等,采用这种“逆向定制”的方式确保自家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以及量产能力,展现出OPPO的过人优势。

直接量产才是对科技创新的最高敬意

对于手机产品来说,技术本身的门槛有,却不见得没有替代方案。所以当一个新技术或者新卖点出现之后,国产手机品牌能够很快跟进甚至超越。但当需要量产的时候,不同品牌之间真正的差距就出现了。大量的潜在问题都会在这过程里集中爆发,从而带来巨大挑战,这是一个极难跨过的门槛。

暂时禁止评论

微信扫一扫

易采站长站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