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PO 和 vivo 的机械美学,满足了所有人对智能手机的创新渴望
2018-06-21 22:29:20 来源:易采站长站 作者:王丽
OPPO 和 vivo 的机械美学,满足了所有人对智能手机的创新渴望
产品
昨天 21:07
-
评论
分享到微信
使用微信扫码将网页分享到微信
去年的这个时候,如果你在社交媒体上搜索有关 OPPO 和 vivo 新机的信息,一定都围着各种明星代言广告的攻势打转。但今年的 6 月,我们对蓝绿厂的态度发生了 180 度的大转变。
前后不到 10 天,vivo 和 OPPO 相继拿出了 NEX 和 Find X 两款新品,不仅震惊了世界,也成功让无数围观群众路转粉。
“惊艳”二字,是现在大部分人对 OPPO Find X 和 vivo NEX 这两台手机的第一直观感受。更具意义的是,NEX 和 Find X 的出现也恰到好处地回答了今年手机行业内经常会讨论的一个问题:
“是不是所有手机都要长得和 iPhone X 一个样?”
此前,多数厂商们给出的解释很多而且听上去也很充分:技术上的瓶颈,供应链方案的限制,之所以要做一个刘海是为了给前置摄像头等传感器腾出空间,会有一个黑边下巴则是因为成本受限的缘故,等等等等。
但很显然,大家更愿意相信下面这种说法:
“大家都知道异形全面屏能提升屏占比,但在用户们都接受 iPhone X 的这种设计前,我们不敢冒险推出这样的产品。”
会有这样的顾虑其实并不奇怪,从多家分析机构的数据来看,整个智能手机市场现在正处于“增长停滞期”。排在前 5 的几个巨头已经直接瓜分掉超过一半的份额,尤其是在中国,留给二三线品牌的可能只有不到 20% 的空间。
面对这种状况,不要作死,也不要给自己挖坑,基本成了 5G 时代来临前,各大中小品牌们的共识。
另一个不容忽视的是用户购机欲望的改变。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对智能手机的需求已经达到了一个临界点,再往后,不过是一些无关痛痒的改进,“挤牙膏式”的升级也没办法再骗过精明的消费者们。
这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只要手机不坏,很少人会有动力再掏钱换一个新的。
所以,这种变化其实和所有的消费电子产品生命周期一样,智能手机也走到了属于它的“成熟阶段”,如果某个方案过于激进,商业角度来看大概不是一个的理性且明智的选择,相比较之下,跟随一个经过用户市场验证过的成功产品显然会更为保险。
在现在的手机行业里,扮演着这个角色的是每年的苹果 iPhone。
事实也证明,那些卖得最好最多的手机,往往也都是那些“iPhone 的致敬者们”。虽然发布时要忍受一些流言蜚语,但只要营销对路,照样可以获得一个不错的销量数字;至于“不像 iPhone 的人”结果谁都说不准,或许能另辟蹊径打出一片天下,但更多的可能只能落得个叫好不叫座的境地,这对二三线品牌来说就是一次伤及筋骨的痛。
如果一切都按这个剧本进行下去,厂商都不敢冒险做创新产品,消费者就真没有太多可选择的余地了,智能手机市场似乎就会陷入一种死循环。
所以,人们开始声讨那些模仿者和抄袭者,再之后就追溯到源头上。尤其是当 iPhone 成为了手机行业的标杆后,你也经常能看到这样的观点:
“如果 iPhone 不敢创新,是不是全行业都不懂做手机了?”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00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