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局手机间的“吃鸡”,华为的吓人技术究竟吓到了谁
2018-06-18 20:32:50 来源:易采站长站 作者:冬梅
说的直白一点,这项技术的价值在于它并没有修改硬件,于是也就没有增加成本。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包括华为Mate 10系列、华为MateRS保时捷设计和华为P20系列等多款华为手机接下来都将更新GPU Turbo。
无成本增加用户体验当然是最好的。而除此之外,更重要的地方在于,深思之后我们会发现,GPU Turbo或许是应对上文中移动图形处理危机最具可行性的方案。
华为手机官方将这个技术比作涡轮增压,认为这项技术改变了GPU效率,就像在气缸中加入了涡轮,其依靠吸入并压缩空气来提升燃烧效率。但是这位童鞋问了,我们忙着玩手游的哪有时间学开车?说的什么好像不大懂的样子。没关系,我们准备了另一个比喻,从中或许我们可以看出GPU Turbo的独特性何在。
想象这么一个画面,一位武林高手在赶路。路长雪漫,情势危机,那他应该怎么才能更快到达目的地呢?
方案一:让路缩短。那不行,这是武侠电影,缩地成寸是魔幻片,窜戏了。用到手机上,这相当于要求游戏的画面越来越烂,这个不能忍,毫无可行性。
方案二:买匹千里马。这也不行啊,就像千里马永远是存在在传说里的一样,芯片算力同样会遇到技术瓶颈,不是说加大就加大的。千里马有价无市,英雄奈何。
方案三:多买几匹马一起拉车,高手坐车上。这个好像画风不太好看,但也没办法。在手机上,这相当于通过加大硬件体积,堆积计算硬件、散热设备和电池来增强图像处理效率。我们看到市面上的所谓游戏手机,全都又厚又重好似板砖,就是这个道理。而这个方案,当然是以牺牲移动体验,手机彻底沦为游戏机为代价的。
好吧,真正的解决方案每部武侠电影里都有,就是让武林高手自己学会轻功。自己跑的快了,能用功夫改变两腿的运动速率,才是真正的高手。
换言之,在手机产业中,芯片技术短期难以突破,运算需求不会降低,而又不希望手机过度昂贵或者过于像砖头的话,就只能通过改变芯片与操作系统间的传输效率,来释放更大的算力潜能,提升图形运算效率。
GPU Turbo的独特性,在于它凭借一种独门轻功,快速破解了一个亟待解决的武林难题。而回过头来,大家却发现这门轻功别的门派好像也练不会的样子……
很吓人的技术,究竟吓到了谁?
上面提到,GPU Turbo的特殊,在于它关注软硬件协同关系,这个往往不被重视的部分。
而这个部分不被重视并不是没有原因的。因为想要用软件指令去更改硬件间的传输效率,前提是可以去更改和操纵软硬件的不同体系,于是问题来了:这两个体系必须同意你来搞事情。
采访中我们了解到,GPU Turbo能够成立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华为手机有自己的深度定制系统EMUI,以及自主移动端AI芯片麒麟970。
一软一硬的完全主导和常年更迭,最终在某个路口碰撞了,于是才有GPU Turbo这个软硬件结合之后的成果可言。抛却生态完全封闭的苹果不提,在安卓生态世界里,能做到这两点的还有谁呢?
有类似深度优化底层系统的EMUI,这个条件就会淘汰绝大多数手机。而高通显然不会允许手机厂商去更改骁龙芯片的数据指令传输方式。
或许我们可以这么理解:这个技术之所以吓人,是因为友商看到了也没法模仿,所以感到很害怕……
巨额投入研发的华为手机,已经到了逐个摘桃子的阶段。类似由于基础设施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从而达成的独有技术突破的软硬一体化红利,已经不是我们第一次见到。
去年,华为发布了搭载NPU的麒麟970,于是我们看到了众多应用的AI加速体验,都只能在华为手机的旗舰机上见到。从移动AI的层面看,安卓手机被分为了华为手机与非华为手机两种,这个门槛直到今天也没有被破解。
今天,这种被“无法控制产业链上游”所支配的恐惧,似乎又一次回到了手机这局游戏的上空。即使移动图形处理危机并不会马上成为手机产业的眼中刺。但同样的游戏体验,华为手机旗舰机型可以用不那么笨重的手机造型就带给玩家,这显然已经是巨大优势。
而更吓人的,是这仅仅是开始。在对华为手机相关人员的采访中我们获悉,GPU加速技术的下一步,很可能是与NPU以及AI计算加速相关,打通更高级的软硬件一体化体验。这就像一局围棋,早先布局的子,比如芯片,比如深度优化安卓,正在连接起来,变成势。而势还会再连接起来,变成大龙。真正感到吓人的,当然不只是消费者。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00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