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产品总监分享:从百度到华为,我这五年的工作经历
2018-06-16 15:57:1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王振洲
2018-06-12 14:36 来源: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百度 /华为 /爱奇艺
这篇文章适合你慢慢品味,因为本文作者一看就是那种有一定文字底蕴之人,而他的这些经历、思考总结,是宝贵的,值得你慢慢吸收。enjoy~

很久没有写东西了。
一是,向来喜欢有话就说,有屁就放,没有就别废话,为写文章而写文章,是那些大V干的事,对某行某工作没有实际的经验,又喜欢发高论,是我所不屑的。文章,应该是有感于胸,不得不发,有过实践和思考才会写下来,放空炮,说空话,毫无意义。
二来,最近确实忙,从北京西二旗跑到了深圳的龙岗,从依然热爱的百度到了同样喜爱的华为,忙着适应新的环境,认识新的朋友,承担新的工作。
三呢,我讨厌短话长说,明明没什么新的东西,却动不动洋洋洒洒上万言,恨不能把全世界的鸡汤都放在文章里说一遍。酸腐无用。
之所以突然想写写从百度到华为这五年的一点经历,总结些思考,无论是普通还是特别,都觉得不惟对我,对在这行业里工作的人,都将是有些益处的。
一、把创业精神,融入骨子里
我于13年开始在百度的子公司爱奇艺实习。
爱奇艺当时刚完成对PPS的收购,整个公司都处在业务调整中,有明显的创业氛围。里面工作的人,大部分都比较随意,谁要做什么,谁不做什么,都是由个人和上级商定即可。刚毕业的我一度十分沮丧,觉得进了个作坊,做什么都给人不正规,随便搞的感觉。
但慢慢我就发觉出这种环境的好处来,反倒是在这样松散随意的环境里,我学会了大量的工作技能。因为这样的环境虽然对每个人的职责没有明确的规定,但也就没有明确的界限,什么事情都可以参与,只要自己感兴趣,就可负责起来。既负责起来后,就得当自己的事情,抓紧时间去完成。
我在这几个月内,日夜不停地学习和捡起了诸如绘画、PS、前端、PHP、产品设计、运营、写作、安全等能力,对我日后工作相当有帮助。一起做扫描器,一起搭建平台,一起做运营。甚至到了百度后,我有将近1年的时间觉得百度根本学不到东西,全是之前在爱奇艺积累下的底子。
这种勤奋工作,广泛涉猎,不断学习的基因,也因这是我的第一份工作,而融入到了我的职场个性中,一直到现在,我对工作,还保持着这种状态:抓紧时间学习、熟悉、完成。高速的学习能力,让我一度很是沾沾自喜,觉得没有什么是搞不定的,只要我肯学肯做。
在爱奇艺这段时间,呆着是很开心的,团队少,业务多,大量的学习和工作机会,多学一点,多做一点,对我来说有益无害。今天的爱奇艺已经在纳斯达克上市,星光四射,但创业公司的甘苦,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
是不是创业公司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呢?当然也不是。我在爱奇艺呆了几个月,便去了百度。主要的原因,是由没有系统的职业规划,我对工作的前景茫然无措。虽然每天都在兴高采烈地接触和吸收各种新知识、新技能,对工作已经熟练,但大方向上不知自己的职业要往何处。
我想这也是大部分创业型公司所具有的特点,埋头做事,不问出路,能给到的职业指导几乎为零。这对大部分人是无所谓的,干活吃饭,能拿工资还能学到东西,那就很不错。但我是一个比较理想化的人,我希望将我前途明确地展现在我眼前。虽然后来发现遑论职场,整个人生都无法确定,迷茫不过是每个阶段的一种常态,只是迷茫的内容不一样而已。但无论如何,人总是需要心理安慰的,包括安全感,虽然公司其实对每个人的职业规划完全不感兴趣,但也应给予适当引导,也就不会导致职场新人按自己的方式来解决自己的迷茫。
但创业氛围锻造的做事风格和能力,是真正的“互联网思维”,是一辈子都有益的,因为这个快速的社会,就需要这样高速学习和做事的能力,这也是在大公司里很难学到的。当然,这是后话了。
二、成为旋涡中心,卷起周围的力量
加入百度后,我继续做着内容极其宽泛的工作,写代码,处理安全事件,写文章,做宣传,做运营,做市场,做公关,做产品。这进一步加强了我对各种工作技能的深度和理解。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00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