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胜于言|华为有根基的智慧城市
2018-06-10 04:00:41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秋军
而如何建立完整神经反应闭环?华为的答案:以ICT资源“统筹”思维建设智慧城市。其实, “神经系统”概念,更像是华为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的一次总结,是其知行合一的能力体现。早期的智慧城市建设中,项目的焦点不是智慧创新,而要投入大量资源精力解决ICT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解决业务系统融合、数据融合。
我们经常吐槽一根电线杆上,拥挤安装着十余个摄像头,但看不见同一路段中,还埋设着来自不同部门的数百个物联网传感器;我们也经常抱怨城市管线建设,埋了挖、挖了埋,但看不见已经孤立于不同系统的GIS平台。
以上“槽点”皆因缺乏统筹思维,而一切智慧城市底层ICT资源皆需统筹。以智慧高青为例,高青县即以“一张专网、五个统筹、N类应用”模式进行智慧城市建设。eLTE无线专网已覆盖全县域。同时,该项目中还实现了大数据统筹、GIS一张图统筹、视频云统筹、融合通信统筹、物联网资源统筹。
在“五个统筹”体系下,城市物联网既可以服务于公共安全,也可以服务于智慧交通、智慧环保、智慧水务等;GIS平台既可以服务于智慧国土,也可用于城市规划、智慧农业等;指挥调度平台既可以服务于公安,也可以服务于城管、水务等系统。
高青模式,即是华为智慧城市“沃土”数字平台的雏形,也是统筹型智慧城市的落地应用体现。在此模式中,华为既融合了合作伙伴的大数据、GIS、视频、通信能力,也融合了伙伴的应用理解能力。通过ICT资源统筹,实现城市数据融合与多业务协同,提升城市运行效率与服务能力。而通过“神经系统”的数据自动采集与分析,也实现了城市的“自管理、自运行,自优化”。
没有人天生就智慧聪明
最后说一句。智慧城市,经历过一段与青春相关的日子,也经历过一段与PPT演讲胶片相关的日子。但行胜于言,没有人天生就智慧聪明,智慧城市也不是天生就具有思维能力。底层ICT软硬件平台的共享统筹,知行合一的数据感知、传输、分析能力,才是智慧城市自我演进、自我造血动力,也才是持续迭代产生智慧的根本。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00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