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后商品期货市场普遍飘红,最亮眼的莫属于苹果期货,苹果期货自2017年12月22日上市以来呈现出震荡阴跌走势,但从清明节后突然开启强势上涨模式。2018年4月23日1810苹果主力合约开始一路上涨至5月同期,累积涨幅超30%,而引人注目的是其总成交量连续翻倍,成为商品市场的火热品种之一,而是何原因导致苹果期货出现如此大的变化?是苹果期货交割出现了问题还是苹果基本面发生了根本变化?
减产结果无疑,供需偏紧将形成
从产区而言,每年接近5月时节,正值苹果开花的时期,而今年相对于往年较快些,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刚好清明节北方寒潮、低温以及冰雹不约而至,可想而知,此时的苹果花将受到大大的重挫。果农没有任何的防备措施,当然每年都会有寒潮低温等自然灾害,可是今年却比以往不同,第一,今年的寒潮天气低温持续时间在12小时以上,第二,涵盖的领域较为广阔,苹果产区面积达500万亩,而严重受灾和轻微受灾占比同为30%的比例,而中度占比为40%,特别是西北黄土高原主产区苹果的影响较为严重,主要该区偏北部的地理因素影响。从个别县市划分来看,山西的36个主产县就涵盖15个县市受灾;陕西41个主产县有26个县受灾;甘肃13个主产县占据12个县受灾,基本100%的涵盖受灾区。今年的苹果受灾严重引发了市场各大机构前往产区一探究竟,不同调研团队的相应结果也是不一致的,但是最终的结果都是苹果产量减少的,只是在不同程度以及选择考察的区域具有的代表性不同罢了。而本文采用的是中国苹果网的数据显示本年度苹果减产幅度在30%附近,而卓创的减产幅度在24%,其他的机构调研的结果基本处于30%-56%的区间,不过标本的选择都存在不可抗力的误差,当然这也是不可避免的。
图一:按往年苹果产量进行评估结果如下:

数据来源:中国苹果网
在苹果减产确认无疑的情况下,那么到底国内苹果供需格局将如何演变?那就需要通过苹果平衡表来做相应的解释。国内苹果供需过剩逐渐减弱,今年库存消费比预估值将从7.56下滑至2.01,主要是今年苹果主产区受到历年罕见的灾害,苹果产区减产幅度进行相应的测算得出的结果。中国占据世界苹果产量的40%以上,从2013年开始中国苹果产量超4000万吨,速度增长惊人,主要得益于人民消费习惯的改变以及健康观念的变化,而消费需求稳定在3000万吨,产销过剩量用于深加工或者用于出口等的使用,据此今年将成为苹果供需偏紧的局面将逐渐明朗。
现货价格平稳,无明显跟涨情形
从苹果产区角度而言,山东栖霞纸袋80#以上一二级果农货苹果价格为2.7元/斤,相较于上个月上涨了0.1元/斤,比去年同期水平下跌0.45元/斤;陕西洛川纸袋80#以上苹果价格为3.6元/斤,相较于上个月上涨了0.5元/斤,比去年同期水平下跌了0.9元/斤;山东沂源产区纸袋富士果农货价格75#以上价格1.7元/斤,甘肃静宁产区纸袋富士价格75#以上价格2.7元/斤,同比去年同期下跌了1.25元/吨,跌幅为31.64%,整体呈现维持平稳的走势,环比涨幅变化不明显,同比去年同期值苹果价格偏弱于去年价格水平。
图二:主产区苹果现货价格走势图

除了受到产区苹果减产效应外,是否还有其他炫外之音?从交易所的角度进行相关的分析,根据郑商所规定,苹果期货基准交割品为国标一级及以上红富士苹果,质量容许度不超过5%,果径大于80MM,而现货贸易中苹果的容许度为20%。在实际的交割企业当中,山东莱州天赐宝物产有限公司作为第一批仓单注册者的经历,不言而喻由于缺乏相应的期货知识和经验,使得注册过程相对繁琐,也刚刚好是4月23号这一天,当天有效注册仓单为10手,这意味着那天苹果期货价格大涨也和交割有紧密的联系。交割容许度方面的差距导致可交割量较少,另外企业正常的持仓成本一般在9000元/吨,亦可以说企业持有仓单不一定可以获利甚至出现小幅亏损的状态。再者运城企业的有效预报最后注册成功的仓单是少之又少,可见市场对于纸加膜苹果的顾虑有所减少,导致引发市场的动荡,给予投机者更多介入期货市场的机会,而苹果期货本身作为扶贫农产品(000061,股吧)之一,交易所为抑制投机者而多次相应的调整苹果期货的相关政策,从而减少市场的波动。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0061号